《閑筆寫狗相》田增綿散文賞析
百度在回答“世界上第一條狗產生于何時”時,稱:“6000萬年以前,在森林中有一種體型小、貌似鼬鼠的動物,它的身體長而柔韌,長尾短腿,為細齒獸。”
現在警犬:在追逃罪犯時,協助警察捉拿犯罪嫌疑人;汶川、玉樹地震,協助民警救出了地下危難的災民。導盲犬:奧運會時,丹麥盲人運動員,導盲犬在北京領著逛大街。雜技犬:吳橋雜技團訓的狗與人共舞,狗在空中走鋼絲繩。肉食犬:鮮族人吃狗肉為佳肴;廣西桂林,2009年辦狗肉節,弄出“狗肉搭臺,經濟唱戲”的笑話。寵物犬:行有名車,住有豪宅,吃有美食。無論怎樣神氣,終究還是一條狗。同是狗模狗樣,為啥有這么大的差別?
同學茍洪,油田管子站站長,有看家犬,1960年代,戰友送他一只不合格的警犬,妻在職工食堂做飯,帶回的殘渣剩飯大飽口福,大小便有固定位置,丈夫負責打掃衛生。周日我去做客,灰色的大狗,每個腿上有六個爪,尾巴左右晃動,兩只眼里充滿著對人的依賴和奸詐,當我從桌上用火柴點煙時,它立起來,咬住褲腿,主人舉起右手,它松開了,接著撒起嬌來:前腿直立,后腿走路,轉了兩圈,臥地打滾,又向前一縱縱地爬起來,像頑童耍雜技。同學介紹說:“英國雜交品種,我上班時,它后背靠門坐著是門衛。我向海邊一指,下班時抓回一只野兔。有人拿,兩前爪按住。我回來,它把野兔叼到屋里。”我說:“狗是忠臣,狗通人性。”
狗咬人不是新聞,《新聞聯播》進行過報道:我家鄉紅旗電纜廠養一藏獒,從西藏雪山上弄來的,皮毛黑黑,門衛喂狗時,它透著傻勁、愣勁、蠻勁跑出籠子,咬死一只羊,咬傷了放羊老人的左腿。
據X晚報載:一個夏天的午后,四位大姐在客廳打麻將,云姐抱著兩歲的兒子小寧,調風開始,小寧困意襲來,昏昏欲睡,她把小寧抱進里屋,順床沿頭東腳西安頓好。第一圈牌,云姐就得個“四喜發財”。她挑起眉毛,笑得蘋果臉像朵花。在收錢時,向屋里看了一眼,風吹動門簾,看見地上躺著一條黃狗,還看見小寧那個小巴直直地朝上立著,睡得正香。云姐雙手洗牌,這時,小寧哇的一聲哭著滾到地上,原來主人的狗睡醒了,把小寧的小巴吃掉了……
以后,我從晚報上看到:云姐把狗主人告上法庭,延遲數年沒有結案。
我在車站等車,路北是公安廳大樓,門前有讀報欄,玻璃櫥內有照片:灰白色的大狼狗,正背上有明顯的一條黑線,前腿直立,后腿坐勢,尾向一邊甩著,張著大嘴,呲著大牙,耷拉著兩三寸長的舌頭,兩耳直立,瞪著一雙圓眼,我走進櫥窗,是一組漫畫,仿宋體書寫著詩畫配,大意是:雙職工上夜班,回來時,拴狗的鐵鏈子斷了,把三歲女孩吃掉,幾塊骨頭泡在血泊中……
狗咬死咬傷人,在唐朝《唐律》為此專門設置了一條“放令殺傷人”,相當于現代的傷害致死罪。
我家在農村,三間房,一畝三分地,靜靜的院,夜間鉆進曬熱的被筒,想睡個安穩覺,可是,狗有點機會就發聲,大狗叫,小狗也叫,整個村莊此起彼伏。在美國如果狗叫三聲,則構成擾民,《妨礙公共利益法》(又稱睦鄰法),要求主人無論何時都要控制狗吠,狗的主人要遵循“三吠”原則:主人要控制狗,不讓狗叫第四聲,否則視為擾鄰,要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