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解釋(古詩望岳的全詩大意)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夫:語氣助詞。鐘:贈送,給。割:劃分。會當:定要。凌:登上
譯文
泰山的青色橫亙在齊魯大地上無邊際。
天地間的高峻都在泰山那山北山南一暗一明,判若黃昏和晨曉。
峰巒層云迭起,胸中波濤蕩滌,
睜大雙眼目送那漸入山林的歸鳥。
將來我一定要登上峰巔,看眾山在山腳下的渺小。
作者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山,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后人稱他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2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yīng)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yīng)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guān)失守,杜甫先后輾轉(zhuǎn)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