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教學版·政治建設
【4488】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教學版·政治建設
(中組部組織編寫,黨建讀物出版社,16.4萬字,2019年8月第1版,35元)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治建設領域攻堅克難的生動案例中深入學習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經驗做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提高干部精準施政的本領。
人大常委會三次專題詢問:廣州政協民主實事協商平臺、溫嶺開展協調民主、法治鄉村治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民族團結一家親”等。
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調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拓寬中國共產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政協、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類智庫等協商渠道,深入開展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基層協商等多種協商,建立健全提案、會議、座談、論證、聽證、公示、評估、咨詢、網絡等多種協調方式,不斷提高協調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推進行政執法透明、規范、合法、公正,需要不斷健全執法制度,完善執法程序、創新執法方式、加強執法監督,推動形成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確保行政機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嚴肅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建設平安鄉村,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只有不斷加強民族團結,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統一。
北京堅持“四個著力”推動宗教中國化工作:用愛國主義教育聚民心;用思想建設凝共識;用傳統文化促融合;用公益慈善樹擔當。
城市,蘊藏著社會文明發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