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叔河《狗咬人》隨筆
狗咬人
常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但講狗咬人講得好的,也可以有些意思。《戰國策·魏策四》所述白圭對新城君講的話,便屬于這樣的,其大意是:
新城君在魏國位高權重,怕遭忌刻,對于別人在魏王面前議論自己非常敏感。因為白圭常見魏王,身邊人提醒他,得防著白圭一點。
白圭知道以后,便對新城君說:
“夜里在外面走的人,不一定非奸即盜;他能夠保證自己沒做壞事,卻不能保證人家的狗不對著他叫。同樣的,我能夠保證自己不在大王面前說你,卻不能保證別的人不在您面前說我啊!”
現在養狗看家的比較少了。五十多年前,不要說在鄉下,就是在城里到陌生人家去,或走其旁經過,總得提防被狗咬。抗戰時期疏散到山村中的學生,對此尤其印象深刻。其實真正被咬的也不多,不過那露出白牙咆哮著猛沖上來的惡形惡氣,膽小如我者確實有些害怕。
據說狗對你咆哮時,最好的辦法是朝它作揖。荷馬史詩寫英雄俄底修斯回家,牧場的狗狂吠奔來,他立即蹲下身子,放下行杖,狗便走開了。亞里士多德說得好,對于卑屈的人怒氣自息,狗也不咬屈身的人,這可以作為作揖之說的注解。但也有人說,狗停止進攻是怕人彎腰撿石頭,未知孰是。
如今的狗都成了寵物,見生人就狂吠的很少了。咬自家人的倒是見到過一兩回,此蓋是狗的變性,誰遇上了只能自認倒霉。
(二零零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