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查
【介紹】:
英國小說家。生于樸茨茅斯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父親嗜酒好客,揮霍無度,負債累累,因此被關進負債者監獄。為生活計,剛滿十二歲的狄更斯便到一家鞋油作坊當童工。每逢星期天,便到監獄探望父親。這種生活使狄更斯從小就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產生了同情心。十五歲時,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做繕寫員。后又擔任報社的新聞記者。采訪之余,開始文學創作。起初寫一些隨筆。一八三六年,《博茲隨筆》出版,這是他第一部文學作品。同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在雜志上連載。該書使他成為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并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此后,除辦報紙和去國外旅行外,主要從事文學創作。晚年積勞成疾。一八七〇年猝然去世,葬于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狄更斯一生共寫有十四部長篇小說(其中一部未完成)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以及雜文、游記、戲劇等。其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傳》(1836)、《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艱難時世》(1857)、《雙城記》(1859)和《遠大前程》(1861)等。《老古玩店》描寫資本主義社會中小資產階級的不幸際遇,揭示了孤苦無告者和被壓迫兒童的命運。這部以小人物的命運為主題的作品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董貝父子》塑造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董貝先生。該作品結構嚴謹,思想也較深刻,在狄更斯的創作發展中十分重要。《大衛·科波菲爾》這部半自傳性的作品被狄更斯稱為是自己的“寵兒”,該書使狄更斯成了世界聞名的文學家。《艱難時世》是十九世紀重要的社會小說,它描寫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國勞資之間的矛盾沖突,但人們對這部書毀譽不一。《遠大前程》是狄更斯作品中藝術上相當完整和頗具感染力的一部。主人公匹普在飽經憂患、歷盡艱辛之后與情人艾絲黛拉并肩走出女怪人郝微香頹敗的宅院一段,除具有某種樂觀的意義外,還帶有一絲慘淡的哀愁,令人回味無窮。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的歷史小說《雙城記》在概括時代精神方面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廣度,更能反映作者世界觀中的矛盾。在作品中,狄更斯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觀點去衡量歷史事件、看待歷史問題,結果不免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對社會歷史的道德評價中。狄更斯最善于描寫小人物的命運。在作品中他塑造了一組小人物的形象群,特別是處在社會底層的兒童形象群,并對他們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一點使他的作品更接近勞動人民,更具人民性。狄更斯還借助藝術形象來表現他的理想主義,進行勸善說教,宣揚改良主義。狄更斯的題材十分廣泛,反映勞資矛盾是其作品中的一個特色。在藝術上,他長于場面描寫,又以刻畫人物著稱。他的語言富于繪畫色彩,莊諧并生。狄更斯是繼莎士比亞之后英國最偉大的作家和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家。他對窮人抱有真實的同情,被稱為“窮人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