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勢
【4645】中國優勢
(王煜全著,中信出版社,14.2萬字,2020年1月底1版,59元)
△4章:①今天的科技創新;②科技創新是一條產業鏈;③創新生態的其他參與者;④中國決定全球創新的未來。
〇全球創新進入生態時代,創新由單點突破轉向多要素協同。產業鏈上,中國制造成為關鍵控制點。前沿科技源于高校,但落地的核心力量是科技企業家,產業側創新決定科技創新價值的最終實現,決定并引領全球創新的未來,應像認可科技企業一樣認可制造企業。
〇最早,人類競爭的核心是土地;后來,競爭的核心變成了資源;下一個接棒的競爭核心是產業。
〇創新是質量,可以用技術的領先程度,對社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創新的壁壘來衡量。
〇在人類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期,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都是技術,而非科學。
〇先進制造三大突破點:①開放式設計;②工業機器人;③3D打印。
〇創新鏈條四個環節:從高校轉讓科研成果,到科技公司進行研發,到產業界將產品實現量產,最終到市場端的用戶。
〇孵化器為創始團隊提供場地、資金等必要的軟硬件支持,把半成型的創業項目孵化出來,啟動公司化運作。
〇加速器能為企業成長提供發展所需的戰略顧問;還能幫創業者對接大企業和重要的產業資源;大多數加速器直接對接風險投資機構,幫助創業者獲得投資。
〇全球化4.0。全球化深入到創新分工的新階段。科技創新鏈條上的四個環節——科研、研發、量產、市場——分布在不同的國家,需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協作才能完成。
〇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優質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以及政府對產業側的政策支持。
〇中國制造企業必須學會主動對接科技企業、參與到科技創新中來、重視長期信用。
〇培育中國的科技企業家。
〇前端布局、產業對接、產融資本的標準化。
〇在一個趨勢融合共進的時代,競爭的核心越來越關乎創新。
(2020年2月28日夜11:00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