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鄉溶洞剪影
九鄉溶洞剪影
親愛的朋友準備好心情了嗎?請和我一起踏上去九鄉溶洞的景觀一路游覽、一路開懷吧!
隨同我們一起出發的導游叫李天樂,是個愛說愛笑的水又族女子。朋友們知道水又族是什么民族嗎?告訴你,水又族就是漢族。在云南的少數民族里,我們漢族的“漢”字是一個三點水加個又字,所以被稱為水又族。以后幾天的行程里,我們都叫她李導。
李導個子不高,黑黑胖胖的,說起話來憨態可掬,有超高的熱情度。對人很和藹,辦事也利索。講起故事來葷素搭配,笑場多多,或許這就是導游的能力吧。我們坐著大巴車一路上聽著她的講解。
她說九鄉是國家級風景區的依托地。與世界自然遺產石林毗鄰,直線相距12公里,平均海拔1920米。九鄉彝族回族鄉是云南省宜良縣的一個少數民族鄉,民族構成以漢族、彝族、回族為主體。九鄉境內蘊藏著多種礦藏,現已探明儲量的有鐵礦、鉛鋅礦、重晶石、磷鹽、銅礦,都具有開發價值,是個寶地啊!
大巴車在歡聲笑語中,行進了將近2個半小時的路程,一路曲折,一路顛簸的到達了宜良縣,下車后沒走多遠,就到了九鄉風景區。
午餐也是在這邊吃的,餐廳里依然冷颼颼的,有個老人在進大廳的正前方揮毫潑墨,桌沿下掛著老人的許多作品。中午的餐有宜良縣的特色烤鴨、小菜,還有米粉。綠色新鮮的白菜湯,清淡的除了一點點鹽味,和星點油星之外就是白水了,一點蔥花、作料等都沒有,別人都不喜歡吃,我倒是覺得很有味。
云南人的長壽和這種清淡養生的飲食有關系吧。米飯總像是夾生的樣子。反正吃飯就是為了增加體力,出門在外我并不挑剔食物,可以填飽胃就可以了。餐廳里,有好多游客挑三揀四的,難為導游,難為餐廳工作人員。我比較看不慣,出門不像在家安逸舒服,與人接觸還是應該以和為貴吧。
心里想著,朋友們出門在外走在他鄉就別裝了,生氣挑剔弄得自己心情不愉快,再影響欣賞一路的好風景,可真不值得了,好吃的咱回家吃吧。個人感覺出來旅行,就是體驗當地的鄉土人情,小吃呀,特色呀,風光美景呀,才是咱要了解的主要東西嘛。
午餐后,我們開始游覽九鄉溶洞。九鄉是一個以溶洞為主的景點,九鄉有大小溶洞上百座,被稱為“溶洞之鄉”。洞外有山水峽谷風光、民族風情、人文景觀、配套齊全的大型綜合性風景旅游區。民間俗語說:“九鄉溶洞九十九,數完溶洞白了頭。”充滿好奇的心情一路上跌跌撞撞,隨著游客一起走到峽谷的石木橋上。前邊“蔭翠峽”三個翠色的大字凸凹明顯的刻在石壁上。峽谷里原來可以渡船游覽,我們這次正趕上維修,再有就是峽谷的水也不多,因此我們是經過“驚魂峽”慢慢徒步瀏覽的。“驚魂峽”是洞內最大的峽谷。峽谷的最大落差相差上百米,足夠驚險。我們隨著人群相互簇擁著,不時地就有驚呼聲在耳畔回響。再往前走不遠處就是獅子望月,很形象神似哦。一路走,一路停,一路拍照,幾番驚呼,幾番喜悅,幾番徘徊,總是溢于言表的感慨著奇異的人文景觀。
冬季從寒冷的北方,來到四季如春的云南,就是想看到不同的花草樹木,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接著我們走在疊虹橋上,在溶洞陡峭的石壁間,跌宕曲折的峭立的巖石,樹藤從峭壁上吊下來,喜歡那綠色的頑強的生命在眼前晃動,美麗極了。
洞內的大廳有個“九鄉奇石館”的木牌很有氣勢的懸掛著。館內的石頭倒是沒感覺到有什么特別的,可能主要的注意力不在那吧。雌雄瀑布向外噴灑,潺潺而流,相反的方向是神女宮。在仙人洞中的鐘乳石玲瓏剔透,鬼斧神工的造型美妙絕倫,在鎂光燈的照射下,給人一種如臨仙境的感覺。接著的神田,其實就是鈣化池,但是在鎂光燈的投影下顏色轉換神奇,色彩斑斕,美輪美奐。過了彝家寨,看彝族表演民族舞蹈,有興趣的游客們就積極地參與進去一起歌舞。有被搶親的先生花個百八十塊錢,就可以和當地的彝族女孩合影留照舉行婚禮,并且還給一個紀念品荷包。過了蝙蝠洞,基本上九鄉的溶洞就參觀完了,我和幾個女同伴雇了竹搖轎,出了林蔭寨。
我們坐上纜車,就可以回到地面上的出口了。從纜車上一覽眾山小,望下面的紅紅綠綠的樹木花草,也是不一樣的感覺。到出口的時候,被當地的生意人拍了照,多數人都會花十塊錢留下這照片,意義非凡吧。
走到出口,再次拍下“不游九鄉,枉來云南”的綠色大字的石頭標志。標志物不遠的地方有個木制的垃圾箱,很別致,垃圾箱的后面,有個石頭像個灰兔子趴在那,我抓拍了幾張不太清晰的照片。一路下來九鄉溶洞的景點就結束了。我忘了是在當地吃的晚飯還是在石林縣吃的了,反正吃上了當地的烤鴨、小菜、米粉。伙食實在不敢恭維,八個菜一個湯,管吃管夠,哈哈,不好吃但可以充個飽,餓不著。
夜晚在石林縣就寢。酒店比前一天的好一點,最起碼不冷,有空調暖風,洗浴熱水一應俱全。洗漱完畢好好地休息一個晚上,第二天的行程就是去游覽天然景觀石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