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自愈潛能
【5319】走出情緒困擾 激活自愈潛能
(王楠等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19.9萬字,2020年1月第1版,49.8元)
△9章:[1]破解情緒密碼,情緒源自心理的變化;[2]清掃心靈垃圾,為情緒“清淤”“排毒”;[3]利用心理暗示,激發正面情緒;[4]培養良好心態,心態陽光情緒更“聽話”;[5]調節心理壓力,壓力太大情緒失控;[6]學會調適方法,提高情緒自愈能力;[7]控制不良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8]修正心理缺陷,補齊情緒控制“短板”;[9]常做心理保健,呵護內心防范情緒“生病”。
〇情緒包括喜、怒、哀、樂、悲、驚、懼、愛、欲等幾百種。積極情緒使人身心健康并催人上進,給人帶來積極的動力;消極情緒使人心理灰暗,使人頹喪、抑郁、無精打采,并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
〇這本書以情緒理論為基礎,從心理學的角度,圍繞情緒控制與心理調適,對情緒的本質、情緒與心理活動的關系,心理活動對情緒控制的影響以及心理調適和情緒控制的各種方法和技巧作了闡述,并給出了掌握情緒、化解情緒、優化情緒的具體操作方法。
〇哲人說:“我們無法改變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控制別人,但可以掌控自己。”
〇不要抱怨、冷處理、三思而行、別斤斤計較、改變觀念、換位思考。
〇“修心”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做:轉移情緒;學會說不;內心充滿正能量、多傾訴、拓寬興趣、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充滿希望。
〇情緒起于內心,要想讓情緒平和、積極,就必須保持內心的安寧和平靜,要及時清掃那些污染心靈的“垃圾”,因為積滿污垢、蒙塵的心,只會使情緒變得灰暗低沉,讓自己被負面情緒包圍。所以要及時清掃如自卑、沮喪、虛榮、抱怨等“垃圾”,及時為情緒“清淤”和“排毒”,保持好情緒。
〇選擇接收正面暗示,激發積極情緒。
〇該如何科學、有效地培養自己的信心呢?[1]經常關注自己的優點和成就;[2]多與自信的人接觸和來往;[3]自我心理暗示;[4]樹立自信的形象;[5]挑最前面的位子坐;[6]練習正視別人;[7]練習當眾發言;[8]咧嘴大笑;[9]把步速加快25%;[10]保持一定的自豪感;[11]減少盲目攀比,多和自己比;[12]懂得揚長避短;[13]確立適當的目標。
〇面對困難,少做“最壞打算”。
〇接受現實,不必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〇主要壓力源:生活、職場、人際關系、環境、突變事件之壓力。
〇健全的人格就是自立、自強、永不氣餒、永不屈服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〇提升心理承受力:修煉寬廣的胸懷;追求自己的理想;提高心理耐受力;多去欣賞生活;不給自己逃避的空間;有目的地進行心理訓練。
〇抑郁癥是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的一組情緒障礙綜合癥。
(2021年1月28日晨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