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
【4495】如何學習
(〔美〕凱里著,玉冰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3.4萬字,2017年7月第1版,59.9元)
四部分十節:一、基礎理論——學習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的:1.編故事的能手:大腦學習的機制;2.遺忘的威力:過濾干擾信,激活深處的寶藏;二、增強記憶——我們怎樣才能記住新東西;3.打破學習的好習慣:環境對學習的影響;4.拉開時間間隔:化整為零才能記得持久;5.先考試后學習:利用無知的潛在價值;三、解答難題——如何完成生活與工作中的復雜課題;6.孵化:沉淀思維離不開分心與分享;7.滲濾:適度中斷,預沖向前,先退一退;8.交替:混雜在一起印象更深刻;四、潛入意識的深海——學霸的終極武器;9.不加思考地習得:把握感知的力量;10.打個盹兒,就能贏:讓睡眠來鞏固你的學習成果。
這本書說的是有關“學習”的新科學。
學習的奧秘:大腦跟肌肉不一樣,至少不能簡單地那么去理解。大腦是一個多元綜合體,對情緒、時間、生理節奏乃至場所、環境都很敏感。它能關注到我們的意識所關注不到的東西,而且,當我們提取存儲的記憶和數據以資學習時,大腦往往會添加一些我們先前并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學習的科學。沒有任何細節會徹底丟失,只不過,記憶提取的“蹤跡”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遠如此。用科學家的話來說,這是用我們的記憶來改變我們的記憶。
考試,或者叫背誦、自測、預考,隨你喜歡怎么叫,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技巧,其作用遠不止于作為檢測知識掌握水平的工具。考試能搗毀“熟練度”給人的假象,正是這東西使得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會了,還以為我們是不擅長考試的笨蛋。考試能增加學習時間的價值,帶給我們事半功倍的效果。預考還能預先讓我們看到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給我們一個機會去思考接下來該怎么搞定這個課題。
只有你真當了老師,必須對別人清楚地講述出來時,你才會真正吃透你要講的東西。
交替學習的功效就是讓大腦準備好隨時面對意想不到的事情。
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是一個極為神秘的秘密。睡眠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時間的管理與調節。睡眠的主要目的是鞏固記憶,是學習。睡眠時間和覺醒時間是根據我們的生存需要以及危險系數來自動調節的,而并不是根據什么健康手冊的說法來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