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馬
作者: 李彬
黑暗里順手拿一件樂器。黑暗里穩(wěn)坐
馬的聲音自盡頭而來
雨中的馬。
這樂器陳舊,點點閃亮
象馬鼻子上的紅色雀斑,閃亮
象樹的盡頭
木芙蓉初放,驚起了幾只灰知更鳥
雨中的馬也注定要奔出我的記憶
象樂器在手
象木芙蓉開放在溫馨的夜晚
走廊盡頭
我穩(wěn)坐有如雨下了一天
我穩(wěn)坐有如花開了一夜
雨中的馬。雨中的馬也注定要奔出我
的記憶
我拿過樂器
順手奏出了想唱的歌
陳東東
“黑暗里順手拿一件樂器。黑暗里穩(wěn)坐”詩人一開始就為讀者勾勒了一副悠閑自在的自我形象。這里的“黑暗”是指萬籟俱寂的夜晚,取其寧靜之意。“順手拿”和“穩(wěn)坐”兩個動作表明了詩人心境的閑適安逸。而“馬的聲音自盡頭而來”,這聲音或許是流自于樂器的彈奏,或許只是詩人沉浸于夢幻中的一種感覺,但畢竟打破了屬于詩人的夜的靜寂。未見其形,先聞其聲,這“馬的聲音”來得突兀,造成了詩的驚警緊張。接下來終于出現(xiàn)了“雨中的馬”,這個意象很富有意味、詩人將其自成一節(jié),不加更多的渲染、反而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由此產(chǎn)生一系列遐想。
“雨中的馬”觸發(fā)了詩人敏感的神經(jīng),消逝的生活又似流水重新涌入心頭。“樂器陳舊”是往事的象征,雖然往事已經(jīng)成為歷史,但畢竟有“點點閃亮/象馬鼻子上的紅色雀斑,閃亮”。詩人的情調(diào)是歡快并帶了點幽默味道,過去的一切并非全部黯然無色,那“閃亮的”日子難道不值得追憶嗎?“木芙蓉初放,驚起了幾只灰知更鳥”,灰知更鳥的撲騰飛起是使人無法忘懷的記憶,或許詩人想敘述自己初戀的故事,但又不愿直言,而是委婉曲折地描畫了這一場景、既充滿情趣,又得詩之意境,可謂妙筆。
回憶是美妙的,但“雨中的馬注定要奔出我的記憶”。掙脫了記憶的羈絆,思緒又隨“雨中的馬”踏入對未來的憧憬。那夜晚開放著木芙蓉,是多么地溫馨,多么地親切。“我穩(wěn)坐有如雨下了一天”,因為心中的戀人將翩翩而至,陪伴身旁,共度良霄。那下了一天的雨,那開了一夜的花,是那般富有詩情,在那里會使人全然不覺時間的悠長。陶醉在夢幻一般的記憶中,陶醉在夢幻一般的遐思中,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啊?于是,“我拿過樂器/順手奏出了所想唱的歌”,這里既表達了詩人難以言語的心情,同時又回應(yīng)了詩的開頭。
另外,如果將此詩整體把握,會感覺到詩中始終回蕩著音樂的旋律,詩人的情緒抒發(fā)也始終同音樂的節(jié)奏保持著和諧。“雨中的馬”作為一個鮮明的意象,不僅讓人耳目一新,而且還牽連著其它意象共同構(gòu)成了全詩歡欣、明朗的基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