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弛”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弛魂宕魄、一張一弛、心弛神往等含“弛”的成語16個,其中“弛”開頭的成語3個,“弛”結尾的成語7個,“弛”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弛”開頭的成語【第1句】:弛魂宕魄[chí hún dàng pò]
【解釋】形容振憾心靈。亦作“馳魂奪魄”。
【出處】聞一多《李白之死》詩:“還有吹不滿旗的靈風推著云車,滿載霓裳縹緲、彩佩玲瓏的仙娥,給予人們頌送著弛魂宕魄的天樂。”
【示例】各種印象,新鮮而又莊嚴,使他目不暇給,弛魂奪魄。 ——徐遲《地質之光》
【第2句】:弛高騖遠[chí gāo wù yuǎn]
【解釋】猶好高騖遠。比喻不切合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構思落筆之初,未免弛高騖遠。”
【第3句】:弛聲走譽[chí shēng zǒu yù]
【解釋】指名聲傳揚。
【出處】明袁宏道《欽叔陽秀才》:“三代而下,盡是此一種人,弛聲走譽,比善人有恒,更覺完美。”
“弛”結尾的成語【第1句】:一張一弛[yī zhāng yī chí]
【解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出處】《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示例】學習和工作應該有節奏,一張一弛,有勞有逸,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第2句】:文武之道,一張一弛[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解釋】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出處】《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示例】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現在“弛”一下,同志們會清醒起來。 ——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第3句】:恩深法弛[ēn shēn fǎ chí]
【解釋】弛:廢弛。因恩情深厚而不執行法紀,使犯罪的人逃脫應受到的懲罰。
【出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四回:“相從患難,共守孤城,推食解衣,情同骨肉。乃恩深法弛,背道寒盟,瘏口罔聞,剖心難諒。”
【第4句】:綱紀廢弛[gāng jì fèi chí]
【解釋】綱:政綱;紀:法紀;廢弛:頹廢松弛。國家的政綱、法紀、秩序松弛不振。
【出處】《漢書·王莽傳》:“朝政崩壞,綱紀廢弛,危亡之禍,不隧如發。”
【示例】劉曜耽嗜麯蘗,綱紀廢弛,雖據關中,濟得甚事。 ——明·無名氏《玉鏡臺記·石勒稱王》
【第5句】:色衰愛弛[sè shuāi ài chí]
【解釋】色:姿色、容顏;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指男子喜新厭舊。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難》:“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
【示例】及即位數年,色衰愛弛,武惠妃有寵,陰懷傾奪之志。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十年》
【第6句】:有張有弛[yǒu zhāng yǒu chí]
【解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出處】《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示例】他也是個很會調整腦力的人,有張有弛,弦不繃得過緊。 ——劉紹棠《二月梅》七
【第7句】:傾搖懈弛[qīng yáo xiè chí]
【解釋】心緒不寧,精神懈怠。
【出處】宋·曾鞏《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傾搖懈弛無憂且勤之心。”
“弛”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心弛神往[xīn chí shén wǎng]
【解釋】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出處】《隋書·史祥傳》:“身在邊隅,情弛魏闕。”
【示例】那美麗如畫的山水真讓我心弛神往。
【第2句】:息肩弛擔[xī jiān chí dàn]
【解釋】放下肩上挑的擔子。形容擺脫職務,卸去責任。
【出處】宋·陳亮《與應仲實書》:“去年秋,群試監中,有司以為不肖,始決意為盧肩弛擔之計。”
【示例】百姓戍守鋒鏑之余,未及息肩弛擔,又復救死扶傷。 ——明·王陽明《乞寬免稅糧急救民困以弭災變疏》
【第3句】:跅弛不羈[tuò chí bù jī]
【解釋】放蕩不受拘束。
【出處】《漢書》:“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示例】章士釗《趙伯先事略》:“又激于意氣,跅弛不羈,被酒大言,無所避就。”
【第4句】:慢弛之闕[man chi zi que]
【解釋】傲慢懶散的缺點。
【第5句】:文弛武玩[wén chí wǔ wán]
【解釋】文武官員玩忽職守。
【出處】清·夏燮《中西紀事·剿撫異同》:“成廟暮年,深見承平日久,文弛武玩,禁煙之令稍以操切治之,輒啟邊釁。”
【第6句】:一弛一張[yī chí yī zhāng]
【解釋】弛:放松弓弦。張:拉緊弓弦。古時常以比喻施政寬嚴相濟;現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緊,勞逸結合。同“一張一弛”。
【出處】漢·王充《論衡·儒增》:“故張而不弛,文王不為。弛而不張,文王不行。一弛一張,文王以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