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參”的成語(45個)
本文整理了參武錯綜、暮禮晨參、動如參商等含“參”的成語45個,其中“參”開頭的成語18個,“參”結尾的成語1個,“參”在中間的成語2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參”開頭的成語【第1句】:參武錯綜[sān wǔ cuò zōng]
【解釋】錯綜:交錯綜合。形容交互錯雜。
【出處】《周易·系辭上》:“參武以變,錯綜其數。”
【示例】二曜五緯,參武錯綜。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三卷
【第2句】:參伍錯縱[cān wǔ cuò zòng]
【解釋】指交互錯雜。同“參伍錯綜”。
【出處】明·唐順之《與萬思節主事書》:“活數者如揲蓍求卦之初,參伍錯縱而陰陽未分者也;死數者如卦畫已成之后,為九為六而陰陽既定者也。”
【第3句】:參天兩地[sān tiān liǎng dì]
【解釋】①為《易》卦立數之義。②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亦作“參天貳地”。
【出處】《易·說卦》:“參天兩地而倚數。”孔穎達疏:“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揲蓍所得,取奇數于天,取耦數于地。”
【示例】“二陽一陰成氣三。”:“陽之數以三而奇,陰之數以二而偶,所謂參天兩地也。” ——清·俞樾《諸子平議·淮南子內篇一》
【第4句】:參橫斗轉[shēn héng dǒu zhuǎn]
【解釋】北斗轉向,參星打橫。指天快巒的時候。
【出處】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參橫北斗欲三更。”
【第5句】:參前倚衡[cān qián yǐ héng]
【解釋】意指言行要講究忠信篤敬,站著就仿佛看見“忠信篤敬”四字展現于眼前,乘車就好像看見這幾個字在車轅的橫木上。泛指一舉一動,一。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張書諸紳。”
【示例】然以為有物,則何睹何聞;以為無物,則參前倚衡,瞻前忽后,非胸中不卦世間一物。 ——明·唐順之《答王遵巖書》
【第6句】:參透機關[cān tòu jī guān]
【解釋】參:檢驗,察看。機關:陰謀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陰謀和秘密。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知孫寡婦已先參透機關,將個假貨送來。”
【示例】她已經參透機關,就不再說什么了。
【第7句】:參伍錯綜[cēn wǔ cuò zōng]
【解釋】指交互錯雜。
【出處】語出《易·系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示例】四象經過參伍錯綜,而成了八個和六十四個,“天下之文”和“天下之數”于是盡在其中。圣人再根據這些象,作成許多厚生利用的人間器物。 ——《原道》
【第8句】:參商之虞[shēn shāng zhī yú]
【解釋】參、商:星宿名。參在西、商在東,此出彼沒,永不相見。虞:憂慮。比喻人分離不得見面的憂慮。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第9句】:參天貳地[cān tiān èr dì]
【解釋】為《易》卦立數之義。后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同“參天兩地”。
【出處】《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云爾哉!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示例】東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第10句】:參差不一[cēn cī bù yī]
【解釋】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出處】《南齊書·禮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參差不一,宜有定制。”《隋書·后妃傳》:“周公定禮,內職始備列焉。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齊、梁以降,歷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第11句】:參回斗轉[shēn huí dǒu zhuǎn]
【解釋】指夜深。參,參星;斗,北斗星。
【出處】宋·張孝祥《望江南》詞:“天近月明黃道冷,參回斗轉碧霄空。”
【第12句】:參辰卯酉[shēn chén mǎo yǒu]
【解釋】①參、辰,二星名。參星酉時出于西方,辰星卯時出于東方。參與辰,卯與酉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②猶是非曲直。
【出處】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我覷著那珠翠金銀,我可便渾如似參辰卯酉。”
【示例】握金章,懸紫綬,一例唯唯否否,全不管參辰卯酉,只盼到腰纏萬貫上揚州。 ——清·惜秋旅生《維新夢·感憤》
【第13句】:參參伍伍[sān sān wǔ wǔ]
【解釋】形容三五成群。
【出處】唐·李白《采蓮曲》:“岸上誰家游冶郎,參參伍伍映垂楊。”
【第14句】:參辰日月[shēn chén rì yuè]
【解釋】參、辰,二星名。參與辰,日與月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
【出處】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
【第15句】:參差錯落[cēn cī cuò luò]
【解釋】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錯落:交錯、交織的樣子。各種不同的事物,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回:“那七個鈴便不一齊都響,亦復參差錯落,應機赴節。”
【示例】我們看韓愈的'氣盛言宜’的理論和他的參差錯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語化。 ——朱自清《論雅俗共賞》
【第16句】:參武錯縱[sān wǔ cuò zòng]
【解釋】形容交互錯雜。
【出處】明·唐順之《與萬思節主事書》:“活數者如揲耆求卦之初,參武錯縱而陰陽未分者也。”
【第17句】:參差不齊[cēn cī bù qí]
【解釋】參差: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
【出處】參差: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
【示例】禮生見他們參差不齊,也只好由著他們敷衍了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
【第18句】:參錯重出[cēn cuò chóng chū]
【解釋】參錯:參差錯落。許多事物交錯在一起不斷出現。形容事物錯綜復雜。
【出處】唐·韓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萬端千緒,參錯重出。”
“參”結尾的成語【第1句】:暮禮晨參[mù lǐ chén cān]
【解釋】早晚參拜。形容心地虔誠。
【出處】元·戴善夫《玩江亭》第三折:“我每日家暮禮晨參。”
“參”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動如參商[dòng rú shēn shāng]
【解釋】參、商:均是二十八宿之一,二星此出彼沒,不同時在天空中出現。比喻人分離后不能再見面。
【出處】唐·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第2句】:晨參暮省[chén cān mù shěng]
【解釋】按禮節朝暮參拜問安。
【出處】《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夫人既去,王乃難留。便使嬪妃,相隨至舍。莫不晨參暮省,送藥送茶。”
【第3句】:終始參差[zhōng shǐ cēn cī]
【解釋】終:結束。結束時與開始時不一致。形容前后不一樣。
【出處】南朝·宋·孔稚珪《北山移文》:“豈期終始參差,倉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
【示例】一春多少傷心事,著情疼熱,痛口嗟咨。往來迢遞,終始參差。(元·張可久《套數·梁州》曲)
【第4句】:錯落參差[cuò luò cēn cī]
【解釋】交錯不齊。同“參差錯落”。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一騎在前,數騎在后……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錯落參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駭。”
【第5句】:戶曹參軍[hù cáo cān jūn]
【解釋】專管戶籍的州縣屬官。
【第6句】:得失參半[dé shī cān bàn]
【解釋】得失:得到與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當。
【示例】我們的結果是得失參半。
【第7句】:斗轉參斜[dǒu zhuǎn shēn xié]
【解釋】斗:北斗星;參: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轉向,參星橫斜。指天快亮的時候。
【出處】明·馮惟敏《柳搖金·風情》:“急回頭斗轉參斜,酒杯兒倒手都休撤。”
【第8句】:曾參殺人[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釋】比喻流言可畏。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示例】這冤怎申,硬疊成曾參殺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
【第9句】:毀譽參半[huǐ yù cān bàn]
【解釋】說壞話的和說好話的各占一半。表示對人的評價沒有一致的意見。
【出處】清·梁啟超《管子傳·自序》:“而商君荊公,為世詬病,以迄今日。管子亦毀譽參半。”
【示例】正常的現象是毀譽參半。這個毀譽參半……會爭出一個對作品既不偏高,也不偏低的恰好評價。茅盾《溫故以知新》)
【第10句】:拔地參天[bá dì cān tiān]
【解釋】拔地:從地面上陡然聳立。參天:高聳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氣勢雄偉。同“拔地倚天”。
【出處】郭沫若《春天的信號》:“我們可以預言,它一定會拔地參天。”
【示例】原始森林里有很多拔地參天的大樹。
【第11句】: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wèi]
【解釋】比喻吃東西狼吞虎咽,來不及細嘗。也比喻看書做事貪多務得,實則無所收獲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這奴才,'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第12句】:古木參天[gǔ mù cān tiān]
【解釋】參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樹木枝繁葉茂異常高大。
【出處】唐·杜甫《古柏行》:“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示例】不一時來到一個所在,古木參天,藤蘿滿徑。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六回
【第13句】:酌古參今[zhuó gǔ cān jīn]
【解釋】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出處】清·馮桂芬《邵步青醫學三書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時病機溫毒病說》,重訂《萬氏女科三書》,發揮經旨,無奧不顯,酌古參今,易施于用。”
【第14句】:月落參橫[yuè luò shēn héng]
【解釋】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天色將明。
【出處】唐·柳宗元《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須月落參橫,但惆悵而爾。”
【示例】應為伊惆悵江南,月落參橫后。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
【第15句】:朝參暮禮[zhāo cān mù lǐ]
【解釋】參:參拜;禮:表敬意。早晚參拜。形容態度虔誠。
【出處】金·中峰禪師《懷凈土詩》六十四:“朝參暮禮效精勤,金沼蓮胎入夢頻;粉骨碎身千萬劫,未應容易報慈尊。”
【示例】想咱人從幼年間出家,朝參暮禮,求慕至道,須有個成道的日子也。 ——明·無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
【第16句】:功參造化[gōng cān zào huà]
【解釋】功:器物精美完好;參:加入;造化:自然,天工。器物精美巧妙,天工之巧。
【第17句】:晨參暮禮[chén cān mù lǐ]
【解釋】指早晚參拜。
【出處】元·鄭光祖《?梅香》第一折:“從今日起,那有心彈琴講書,只索每日晨參暮禮,將此香囊供養者。”
【第18句】:日月參辰[rì yuè shēn chén]
【解釋】比喻不合,作對。
【出處】元·蕭得祥《殺狗勸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來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爺娘骨肉,卻和我做日月參辰。”
【第19句】:月沒參橫[yuè mò shēn héng]
【解釋】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夜深。
【出處】《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
【示例】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 ——宋·秦觀《和黃曹憶建溪梅花》
【第20句】:野狐參禪[yě hú cān chán]
【解釋】野狐:佛家指不能妙悟禪道而墮入異端者。比喻欺世惑眾但終無所成的異端邪說。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
【第21句】:兄弟參商[xiōng dì shēn shāng]
【解釋】參、商:星宿名,二星此出則彼沒,永不相見。比喻兄弟之間不和睦。
【出處】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
【示例】他父母非良,兄弟參商,告廢了人倫大綱,因此上自上張。 ——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五本第十八折
【第22句】:斗轉參橫[dǒu zhuǎn shēn héng]
【解釋】北斗轉向,參星打橫。指天快亮的時候。
【出處】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
【示例】二人坐了許久,看看斗轉參橫,大約已是半夜光景。 ——清·吳趼人《痛史》第十回
【第23句】:筆參造化[bǐ cān zào huà]
【解釋】造化:創造化育。一支筆參與了創造化育。形容文筆高妙。
【出處】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筆參造化,學究天人。”
【第24句】:明參日月[míng cān rì yuè]
【解釋】光輝燦爛可以與日月相比擬。舊時多用于稱頌圣賢、帝王。
【出處】《禮記·經解》:“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
【示例】巖巖孔圣,異世稱杰,量合乾坤,明參日月。 ——漢·張超《尼父頌》
【第25句】:捫參歷井[mén shēn lì jǐng]
【解釋】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險阻。亦形容世路艱難。
【出處】唐·李白《蜀道難》詩:“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宋·王铚《王公四六話》:“鄧溫伯知成都謝上表云:'捫參歷井,敢辭蜀道之難;就日望云,愈覺長安之遠。’自后凡官兩川者,謝表相承用此一聯。”
【示例】挹斗揚箕誤有名,捫參歷井信浮生。 ——清·錢謙益《剡城》詩之二
【第26句】:疑信參半[yí xìn cān bàn]
【解釋】指半信半疑。
【出處】宋·魏了翁《江陵別安撫書》:“少之時,有言人之簠簋不飾者,輒咎其誣人;迨稍涉世,疑信參半,今則信其有是人也。”
【示例】眼睛是睜得更其圓大了,那里是疑信參半的。 ——鐘理和《故鄉之三·阿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