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作為滅蜀最大功臣,為何會落得一個被滅族的下場?
鄧艾作為滅蜀最大功臣,為何會落得一個被滅族的下場?
鄧艾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杰出將領,是魏國后期能夠滅蜀漢的最大功臣。不過鄧艾的下場卻十分凄慘,被人誣告謀反,導致被冤殺,連他的孩子也一起遭遇了不測。為何作為魏國忠臣的鄧艾,會落得一個當年白起的下場呢?歷史上將鄧艾的遭遇歸結為居功被殺,看來鄧艾還是遭人眼紅了。實際上,鄧艾自己也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加上鐘會在一旁添油加醋,才會讓司馬昭對他產生了猜忌,最后就把鄧艾謀反的罪名給坐實了。鄧艾目光長遠,而且戰略多變,善用奇謀,在和姜維的多次交手中未有過一次敗績。魏國打算滅蜀,鄧艾大膽采取偷渡陰平的策略,被后人認為是古代最優秀的一次入川作戰方案??上о嚢鄙僖恍┓廊酥?,讓他少了自保的能力,如果司馬懿還在世的話,或許鄧艾還沒那么容易被懷疑。
鄧艾會惹來殺身之禍,也是因為鄧艾在滅蜀以后居功自傲,開始擅自給蜀漢官吏任命,而且還是以天子之名??赡茑嚢X得自己這樣做,能夠穩定住蜀漢內部的局勢,而且自己并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也是想替朝廷納入一些蜀漢的能臣。但是鄧艾的這個舉動,在鐘會、衛瓘等人眼中成了一件越權的事,所以他們把鄧艾擅自借用天子之名的行為報告給了司馬昭,這也引起了司馬昭的猜忌。
雖然當時的曹魏政權已經被司馬家給控制,但畢竟皇帝還是曹氏,所以司馬昭也變得異常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就擔心會不會對司馬家造成不利。而且鄧艾在朝中也是頗有聲望和能力,如果鄧艾倒戈對司馬家來說可是一個災難。這次鄧艾直接越過司馬昭,擅自行權很顯然犯了一個大錯,而且從他人嘴里說出鄧艾的罪行還會被無限放大,等于是鄧艾主動給了別人一個把柄。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實在不應該。
加上鄧艾又手握兵權,司馬昭的疑心自然也是跟著水漲船高。此后司馬昭冊封鄧艾為太尉,他的兩個兒子為亭侯,鄧艾成了三公之一。但太尉手中并無實際兵權,司馬昭此舉的真正目的,就是想收回鄧艾的用兵權利。由此可見鄧艾已經被司馬昭列入了觀察名單,不過此時的鄧艾下場還不一定會死,真正壓死鄧艾的最后一根稻草則是鐘會在其中作梗。
想要謀反的人并不是鄧艾,而是鐘會。他看鄧艾和司馬昭相互猜疑以后,就趁勢誣告鄧艾說他在計劃謀反,最后司馬昭讓曹奐下令逮捕鄧艾父子,鄧艾就這樣被冤殺了。直到273年,司馬炎下詔書,重新肯定了鄧艾當年的功績,這才等于是為鄧艾平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