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頓足的意思(頓足捶胸的意思和故事)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發生在諸葛亮“二氣周瑜”之后,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諸葛亮和魯肅。原文如下:
肅曰:“今日皇叔做了東吳女婿,便是魯肅主人,如何敢坐?”玄德笑曰:“子敬與我舊交,何必太謙?”肅乃就坐。茶罷,肅曰:“今奉吳侯鈞命,專為荊州一事而來?;适逡呀枳《鄷r,未蒙見還。今既兩家結親,當看親情面上,早早交付?!毙侣勓裕诿娲罂蕖CC驚曰:“皇叔何故如此?”玄德哭聲不絕??酌鲝钠梁蟪鲈唬骸傲谅犞靡?。子敬知吾主人哭的緣故么?”肅曰:“某實不知?!?/p>
孔明曰:“有何難見?當初我主人借荊州時,許下取得西川便還。仔細想來,益州劉璋是我主人之弟,一般都是漢朝骨肉,若要興兵去取他城池時,恐被外人唾罵;若要不取,還了荊州,何處安身?若不還時,于尊舅面上又不好看。事實兩難,因此淚出痛腸?!笨酌髡f罷,觸動玄德衷腸,真個捶胸頓足,放聲大哭。魯肅勸曰:“皇叔且休煩惱,與孔明從長計議。”孔明曰:“有煩子敬,回見吳侯,勿惜一言之勞,將此煩惱情節,懇告吳侯,再容幾時?!泵C曰:“倘吳侯不從,如之奈何?”孔明曰:“吳侯既以親妹聘嫁皇叔,安得不從乎?望子敬善言回覆?!?/p>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當時曹操的謀士程昱獻計,封周瑜為南郡太守,企圖重新挑起孫劉兩家的爭斗。孫權果然上當,派魯肅去見劉備索要荊州。諸葛亮對此洞若觀火,與劉備定下應對之策。因此,劉備在與魯肅見面之后,不但表情悲傷,諸葛亮還以如去奪取益州就是骨肉相殘,勢必遭到天下人恥笑為由,對劉備沒有出征益州進行辯解。最終,魯肅被劉備、諸葛亮所打動。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劉備與魯肅見面后的表情,叫做“捶胸頓足”, 意為用拳敲打胸部,跺著雙腳,形容非常悲痛與懊悔的樣子。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中的“我衷腸,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p>
孫劉兩家爭奪荊州,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不過與小說中的描述大相徑庭。據《三國志》記載,赤壁之戰后,劉備向孫權提出借東吳占據的油江口作為自己的辦公場合,孫權表態贊同,這便是“借荊州”的開始。在周瑜死后,劉備又提出將孫權控制的南郡地區借給自己管理,又得到了孫權的同意。
此后,劉備又拿下了益州地區,勢力迅速擴張,引起孫權的警覺。孫權隨即提出要劉備歸還荊州部分地區,遭到劉備的拒絕。雙方因此還爆發了三郡之爭,劉備這才不得不將零陵、桂陽和長沙郡還給了孫權。但雙方的矛盾并未因此此事而緩解。到了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利用關羽遠征樊城之際發動偷襲,最終殺死關羽,獲得了荊州的控制權。
與上面介紹的這段真實歷史記載相比,小說中的情節虛構的部分太多,“三氣周瑜”便是其中的一例。試想在當時劉備僅有數郡的情況下,孫權還要劉備將這些地盤都還給自己,分明是不給劉備留活路,難怪劉備會捶胸頓足。魯肅之所以被劉備和諸葛亮所打動,原因也就出在這里。從這個角度看,小說作者的這些情節雖然非常精彩,但有些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