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有哪些敵人卻是親戚關系?
三國中有哪些敵人卻是親戚關系?
其實在三國時期,那種既是敵人又是親戚的現象并不少見。例如諸葛亮家里的三兄弟,他們就分別效力三個不同的國家,可能一般人很難想象既然是兄弟為什么不能效力于同一個國家,可能還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志向不同吧。而且當時會選擇投靠像劉備這種毫無背景的人,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而且也像是一種賭博,如果劉備最后沒能崛起,或許歷史上對于諸葛亮的描述將被一筆帶過。那三國時期還有誰也是面臨這樣的處境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提起“東漢末年”,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動蕩混亂的時代,皇帝完全淪為傀儡,各方諸侯勢力紛紛崛起。這一百來年,大家就是你打我、我打你,要不就是你和我一起打他。在現代人看來,這完全就是一場說不明白的大混戰,小仗天天有,大仗三六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打得天翻地覆的這一堆人,說起來其實都是正兒八經的親戚。
可以說,看起來勢不兩立的曹、劉、孫三家其實都是一家人。眾所周知,劉備娶了了孫權妹妹孫尚香,這要是在尋常家庭,那就是妹夫和大舅子,乃是非常近的親戚,正月初三還要在一起喝酒的,但人家卻照打不誤。更有意思的是,張飛妻子乃是魏國大將夏侯淵的侄女,而夏侯淵與曹操又娶的一對親姐妹,是連襟關系。
劉備作為張飛的大哥,要是按照輩分,見了曹操還得客氣地叫一聲“伯父”。再往深處論,曹操可是把3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劉協,而劉備一直又以劉家后人自居,這論起來又是親戚。當然這要怎么叫,要說誰長誰小,那就是筆糊涂賬了。當然,曹操和孫權的關系也不遠,曹家侄女嫁的就是孫權親弟弟孫匡,這是正兒八經的伯父和子侄了。這樣說起來,三國哪是三家,分明就是一大家嘛。
所以那時期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這么看來其實就是家務事。比如三國第一大戰“官渡之戰”,對戰雙方是袁紹和曹操雖沒有直接的親戚關系,但是孫權曾娶了袁紹的侄女,說起來袁和曹都是孫的伯父,簡直就是兄弟之戰了。第二大戰“赤壁之戰”,直接將曹、劉、孫三家牽扯進來,劉備、孫權這兩個平輩兄弟可沒客氣,聯合起來把曹操這個當伯父的打得灰頭土臉,差點兒燒死,三家鼎立的局面就此定型了下來,也算是一場戰爭之后分了家。
第三大戰“夷陵之戰”,則是蜀漢與孫吳之間的戰爭,雙方主要人物分別是劉備和陸遜。事實上,這兩人也是親戚。陸遜的妻子是孫權之兄孫策的女兒,而孫權又是劉備的大舅子,就算到了戰場上,陸遜也得叫劉備一聲“姑父”。要是這樣看“夷陵之戰”,那就是侄兒不孝,率軍狠狠揍了姑父一頓。
經過這一番整理,想必諸位差不多能理清這幾家的復雜關系了。在古代,婚姻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而在那時,顯貴人家無非就那幾家,因此也只能你嫁我、我娶你了。再加上在戰爭時期,婚姻代表的不僅僅是結兩姓之好,更是一個結盟的信號和最有力的維系,所以在形勢變幻多端的三國時代,有如此復雜的姻親關系也就根本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