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竇娥冤》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關漢卿《竇娥冤》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我國古代悲劇的代表作,出自古代最杰出的戲劇大師關漢卿。
《竇娥冤》的劇情來自于《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不過,關漢卿并不是像《列女傳》的作者劉向那樣去歌頌為東海孝婦平反的于公。作者以自己所處時代背景為前提,巧妙地用這段故事,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在蒙古人統治下,極端黑暗和殘酷的社會現實。
竇天章無力償還欠下蔡婆婆的高利貸,便將自己的女兒竇娥給蔡家做童養媳。不久后,竇娥的丈夫因病去世,竇娥便與婆婆相依為命。一天,蔡婆婆去向賽盧醫討債,差點就被賽盧醫殺害,這一幕恰好被張驢兒和他的父親撞見。張驢兒便以此為借口,要和父親一起入贅蔡家。竇娥不愿意,張驢兒就買來砒霜,想要毒死蔡婆婆,威脅竇娥改嫁。陰差陽錯,他把自己的父親毒死了。張驢兒便將此事嫁禍于竇娥。主審官員威脅竇娥,她若不肯承認便要打死蔡婆婆,竇娥只好招認。臨死前,竇娥許下三樁誓愿——血濺白綾,六月飄雪,大旱三年,以此來證明她的冤屈。結果,這三個誓愿都一一應驗。竇娥的父親竇天章中舉之后,夢見竇娥的鬼魂叫冤,便對此案進行重新審理,為竇娥昭雪。
在藝術上,《竇娥冤》已經出現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融合的趨勢。關漢卿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采用夸張的手法顯示出正義的強大力量,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希望伸張正義的愿望。這部作品的語言通俗自然,樸實生動,精練優美,是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