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故事簡短(水滴石穿的寓言故事典故)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滴水穿石。
典故
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傍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自仗劍,下階斬其首,申臺府自劾,崇陽人至今傳之。
——《鶴林玉露》
張詠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到仁宗時,大家常把他和趙普、寇準并稱。當初,他被選派到崇陽縣做縣令,到任時,崇陽縣的風氣很壞,常有偷盜案發生。
有一次,張詠在縣衙附近巡視,忽然看到一個庫吏從縣衙的錢庫走出來,頭巾下面露出一枚銅錢。張詠自然不會放過這一細節,立刻叫住他,問道:“這錢是從哪來的?”
庫吏支支吾吾,不能回答。張詠派人一查,發現果然是錢庫里的錢。于是張詠命人把這個庫吏拉下去,杖擊責罰。庫吏大喊:“只是一枚銅錢而已,至于嗎?居然要用杖打我?你能用杖打我,你還能斬了我了嗎?!”
張詠拿起筆寫下判詞:“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枚銅錢,一千天就是一千枚,日積月累,繩子也可以鋸斷木頭,滴水也可以穿鑿石頭。張詠這是要以一儆百,防微杜漸。
于是張詠親自拿起佩劍,走下臺階,將這個庫吏斬首,然后到御史臺去檢舉自己的過失。這件事,直到二百年后的南宋,還一直被崇陽縣人稱頌。
釋義
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說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