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tài)的故事有哪些(關(guān)于心態(tài)的勵志小故事及感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我都一樣。大大小小不如意的事,日積月累,會形成一種壓力,若不及時卸掉這些負(fù)擔(dān),會給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威脅,尤其是老年人。
我講三個小故事,希望能為你減輕壓力,面對生活,輕裝前行。
故事一:張大千的大胡子
名畫家張大千是個大胡子美髯公,像關(guān)公一樣,長胡垂腹。一天,有個朋友好奇地問:“先生睡覺時,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外面呢,還是放在被子里面呢?”
張大千一愣,說:“這,我也不清楚,我怎么沒有在意呢?這樣吧,我明天告訴你。”晚上就寢,張大千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好像不大對頭;收進(jìn)被子里又覺得很不自然,折騰了半宿,怎么也處理不當(dāng)這惱人的胡子。
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一下子就變成一件十分頭疼的事。
評論:
這件事告訴我們,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大量小事,諸如鄰里間的誤會,婆媳間的小分歧,不必太在意,過分在意就會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如果豁達(dá)一點(diǎn),糊涂一點(diǎn),就能把一切不順心化為平常,萬事大吉。
一般年齡越大,閱歷越豐富,遇到的不順心的事也會越多,老年人要學(xué)會化解這些不順心的事。一些小事不必太在意,太走心。
故事二:踮起你的腳跟兒
這是一個古代寓言故事。一個人經(jīng)過兩山對峙的橋,突然橋斷了。奇怪的是,他并沒有跌下去,而是停在半空中,腳下是深淵。
他抬起頭,一架天梯蕩在云端,遙不可及。他徹底絕望了,只好抱頭等死,漸漸地,天梯縮回云中,不見了蹤影。只聽見云中有聲音說:“這叫障眼法,其實(shí)你踮起腳跟兒就可以夠到天梯,是你自己放棄了,那么只好下地獄了。”
評論: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人在挫折面前,只要踮起腳尖兒,努力了就是另一種活法。要有迎接挫折和困難的精神狀態(tài)。遇到困難我們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只會愁眉不展。
魯迅說過:“博大的心胸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yùn),用百倍的勇氣來應(yīng)付一切的不幸。”
故事三:活人的簍子
有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壓得抬不起頭。便去見哲人,想尋求解脫的辦法。
哲人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指著一條沙礫路說:“你每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放進(jìn)去,看看有什么感覺?”
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路盡頭,問他什么感覺?他說越走越覺得沉重。哲人說,這也是你為什么感到生活越來越沉重的道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xùn)|西放進(jìn)去,所以才有了越來越重的感覺。
最后這位哲人告訴那人一條解脫的妙計(jì)。他說:“當(dāng)你感到沉重時,你就應(yīng)該慶幸自己不是總統(tǒng),因?yàn)樗成系暮t子比你的大得多,也沉重得多!”
評論:
這個故事比喻恰當(dāng),蘊(yùn)含哲理,教給我們要學(xué)會心理平衡,不要老是負(fù)擔(dān)沉重,自尋煩惱。
總之,這三個故事講的都是面對生活的心態(tài)問題。遇事不鉆牛角尖兒不糾結(jié),才能輕松前行,遇到挫折和困難,盡到最大努力就心安理得了,心胸豁達(dá),不斤斤計(jì)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學(xué)會拿得起,放得下,自我釋放壓力,給生命減負(fù),才能開心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