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法三章典故故事|約法三章釋義
約法三章
【釋義】
泛指制定簡單的條約用以遵守。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
【典故】
公元前206年,劉邦帶領大軍占領關中,來到了距離秦國都城咸陽幾十里的霸上。秦王子嬰做了幾十天的君主后,便歸降劉邦。劉邦進駐咸陽,原本想要駐扎在華麗的宮中,但被心腹樊噲(kuài)和張良制止了,認為他這樣做可能會失去人心。
劉邦聽從了他們的建議,下令封閉宮門,只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庫房,隨即又帶兵返回霸上。為了招攬民心,劉邦召集關中父老、豪杰,并鄭重地對他們說:“秦朝法律嚴苛,害苦了各位百姓,理應全部廢除。而今我和各位約定,不管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第一,殺人者一定會被處死;第二,傷人者一定會被論罪;第三,偷盜者一定會被判刑。”關中父老、豪杰都表示一定會擁護這三條法律。緊接著,劉邦又讓人去各地宣傳這三章約法,都得到了良好的反響,百姓紛紛拿來酒肉以犒勞劉邦大軍。
因為堅持約法三章,使得劉邦得到了百姓的擁護,最后劉邦贏得了天下,建立大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