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故事《從小立志當史官》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西岸一個叫龍門的地方。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奔騰而過,來到了平坦而廣闊的地方,水流也緩慢多了。
司馬遷從小生長在黃河邊上,聽鄉親父老們講述關于黃河的傳說和古代英雄的故事,心中充滿了對大好河山和悠久歷史的熱愛。他有時候跟著大人們去耕種土地,有時候獨自去放牧羊群,過著十分快樂的生活。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炎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讀過許多寫歷史的書,鉆研過諸子百家的著作,還跟著名師學過天文歷法。在父親的影響下,司馬遷也愛好讀書,一有空閑就讓父親給自己講書。到十歲的時候,他已經把許多古代名著讀完了。父親見他這么聰明好學又刻苦踏實,非常高興。
后來,司馬遷跟父親到了都城長安。父親做了漢朝的太史令(管天文歷法并記錄國家大事的官),有很多機會閱讀國家收藏的珍貴史書、史料,又結識了好些有名的大學問家。司馬遷見父親整天埋頭讀書,還邊看邊寫著什么,就問:
“您老是看這些古代的書做什么呢?”
父親把兒子拉到身邊,給他講起了祖宗的歷史:
“咱們家的祖先,據說在堯帝和舜帝的時候,就為國家做事了;到了周朝,曾經做過史官,記錄天下大事。可見,記錄歷史這種事和咱家結下了很深的關系呢!”
“那后來為什么又中斷了幾百年呀?”
“說來話就長了!后來周朝大亂,司馬一家也分散開了。有的住在衛國,有的住在趙國,還有的住在秦國。到你爺爺這一輩,我們這一支就到龍門落戶為農了。”
“您現在又做了史官,多好啊!”司馬遷高興地拍著手。
“是啊!”父親說,“國家千百年的大事總要有人完整地記錄下來,傳給后代。做史官的責任重大呀!”
司馬遷聽著父親的話,很激動。他暗下決心,要像父親那樣,多讀書,關心國家大事,長大了也當個史官,為子孫萬代做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