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
【介紹】:
南北朝時代最杰出的詩人。字明遠,東海(今江蘇漣水縣北)人,家居建康(今南京)。出身寒微,曾從事農耕。生活在門閥特權盛行的時代,鮑照的寒庶出身使他的卓越文學才能始終得不到統治者的重視,一生受盡歧視打擊,很不得志。宋初因獻詩見賞于臨川王劉義慶,被任為國侍郎。遷秣陵令。宋文帝時選為中書舍人。他深怕獲罪以文章自高的文帝,每在文章中以鄙言累句自污。后做臨海王劉子項的前軍參軍,故有“鮑參軍”之稱。在宋明帝劉彧和晉安王劉子勛爭奪皇位的矛盾斗爭中,站在子勛一邊的劉子項被劉彧誅滅,鮑照也在這次內戰中被亂兵殺死。今傳《鮑參軍集》十卷。近人黃節的《鮑參軍詩注》和今人錢仲聯的《鮑參軍集注》,都是較好的注本。
鮑照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歌方面,現存詩約二百多首。其中的一些詩歌抒發憤世嫉俗、懷才不遇之情,對門閥統治表示了強烈的不滿,抨擊了當時的黑暗政治?!稊M行路難》第六首“對案不能食”,寫寧肯“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以保持自己的耿介品格,也不愿低三下四、趨炎附勢地在壓抑中討生活,表現了詩人對門閥社會的強烈不滿情緒和傲岸不屈的態度。第二首“瀉水置平地”,從“吞聲躑躅不敢言”中,可以見出詩人埋藏在心底的悲憤不平之感?!稊M古》六“束薪幽篁里”,大膽暴露了虐政,抒發了不能施展才能的憤慨,流露了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洞鸥栊小穼扆}齪小人得志,而豪杰之“曠士”卻不能入仕,憤嫉之情溢于言表。《梅花落》借梅花贊美了堅貞正直之士,以雜樹譏諷了無節操的人。另一些詩歌描寫了邊塞戰爭、征夫戍卒的生活。《代出自薊北門行》向人們展示了邊塞戰爭的緊張場面,歌頌了在國家危難時刻勇于獻身的“忠良”,流露了詩人建功立業的愿望。《擬古》三“幽并重騎射”贊美了幽并少年英勇豪邁的立功報國精神,其中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洞鷸|武吟》寫一個出身寒微的兵士,少壯從軍,窮老還家被廢棄一旁,過著困苦潦倒的生活,字里行間表現了對統治者的怨恨,其為士卒請命的憂憤是深廣的。《擬行路難》十四《君不見少壯從軍去》,寫從軍之士不得和家人團聚的思鄉懷人之情。另外,《擬行路難》三“璇閨玉墀上椒閣”等詩對愛情不自由的婦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鮑照的少數詩篇,如“君不見柏梁臺”、“諸君莫嘆貧”也流露了聽天由命、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傊U照詩歌反映的社會生活比較廣泛,思想內容較深刻,社會意義也較大。
鮑照詩歌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最能代表這種成就的是他的樂府詩。他學習并繼承了漢魏樂府的形式和現實主義傳統,發揮自己的獨創性,在樂府詩的創作上取得了新的成就。鮑照現存詩中有八十多首是樂府詩,他的優秀詩篇大多數也是樂府詩。他的樂府詩有三言、五言、七言和雜言多種形式。其中七言和雜言樂府更能顯示鮑照在樂府詩創作上達到的新水平?!稊M行路難十八首》是代表作。《行路難》是漢代的歌謠,鮑照依舊曲填新辭,寫得辭藻華美而又筆力剛健,富有強烈的現實性。他的七言樂府詩,不僅思想內容充實,而且在形式上大膽革新,變逐句用韻為隔句用韻,并可以自由換韻,大力推進了七言詩體的發展。鮑照不僅向古代樂府民歌學習,也向當代南朝民歌的形式學習。他創作的二十余首五言四句的短詩,開始了南朝文人寫作五言小詩的先例,對后來五言絕句的形成是有貢獻的。樂府體以外,鮑照的不少五言詩也獨具特色,如《擬古》、《詠史》、《贈傅都曹別》等。鮑照詩歌的風格俊逸奔放,凌厲勁健,挺峭跌宕,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其樂府詩有時直抒胸臆,有時純用比興,感情充沛,形象鮮明,氣勢雄渾,辭采華麗,富于音律美。其寫景狀物詩,如《登黃鶴磯》等,造語雖新奇峻健,卻又能出于自然,也有一些佳句。這種詩風在當時流于纖弱的詩壇上,確實獨樹一幟。鮑照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蕪城賦》、《登大雷岸與妹書》、《瓜步山揭文》等都是歷來為人們稱頌的名篇。鮑照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對唐代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等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