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組織
【5342】從歷史看組織
(許倬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3.4萬字,2017年7月第3版,48元)
△15章:設計管理的機密·西周;不同形式的管理制度·春秋戰國;中央集權的管理·秦;開放管理的核心·漢;分裂與擴張·三國;解體與整合·南北朝;整合與重組·南北朝;整合與重組的檢討·南北朝;領導與納諫·唐;權力集中·唐;結構老化·宋;知識與視野·宋;選才與考核·明;組織與效率·明;形勢與資源·清;創業與接班·清。
〇領袖的條件:領袖必須是眼光遠大;必須是堅毅果決;必須是胸襟寬廣;必須是公忠體國……其實這些條件,何嘗不是每一個人的自許與期待。
〇一個侮辱自己的人,不會真正為國家做事;一個侮辱別人的人,亦不會真正為國家做事。
〇君主的主權,只能用在監督,不應直接用于行政。
〇秦朝設郡縣,等于不設分公司,而是成立辦事處及代理人,直接向中央負責,地方官的成績,都是直接向中央政府報告。從封建轉變到郡縣制度,是中國先秦以來,很多人的智慧,經過好幾代的努力、好幾代的思考而匯總的結果。
〇漢軍進入秦的首都咸陽的時候,蕭何抓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封倉庫,而是接收圖冊,包括地圖、戶籍與卷宗檔案。蕭何眼光遠大,懂得一個能夠運作的管理機器,手上一定要有檔案與數據。有全國地圖、人口數據、稅收數目字、驛站船郵網絡資料的人,對全國情勢就會有通盤了解。
〇權在宮中,能在府中。
〇組織要運作得有效率,并不僅是用幾個有才干的人就可以的,必須有可以遵循的法令制度,組織才能長治久安。
〇胸襟是融合成功的主因。
〇當一個領導人如果不聽勸告,而只是意氣用事、驕傲地一意孤行,通常會失敗的。
〇在唐太宗時,定了一個制度:每一個單位的長官,對于他的屬下都有一份記錄,每一天、每個月做了什么事,都要詳細地記錄下來。(“印紙歷子”)。
〇真正是學者的人,他由學問上得來的良心,應當是維持他不貪污的一個重要因素。
〇做大事業的人,一定要有堅毅的決心,絕對不能中途停頓下來。一旦中途停頓下來以后,前面的一切努力,就全部化為烏有了。
〇封建到郡縣。漢代丞相。組織更新。盛世轉弱。罪己詔。君主專權。新舊沖突。防止老化。專業與敬業。文章天下事。考成法。掌握資源為國家做事。
(2021年2月9日下午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