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鑒賞
作者: 曹增渝
胡適
院子里開著兩朵玉蘭花,三朵月季花;
紅的花,紫的花,襯著綠葉,映著日光,怪可愛的。
沒人看花,花還是可愛;但有我看花,花也好象更高興了。
我不看花,也不怎么;但我看花時,我也更高興了。
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健將,也是當時“第一個‘嘗試’新詩的人”(朱自清語)。他早期的新詩,為了表示同舊體詩的決裂,特意把白話散文的句式引入新詩創作。這種“非驢非馬”的作品其實正好同沈尹默、劉半農等人一起共同開辟了現代白話散文詩最初的源頭。
早期的新詩往往“以描寫實生活為主題,而不重想象”(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胡適的這篇《看花》便是一個恰切的例證。然而,盡管如此,它仍然為我們勾畫出了一種散淡自然的詩意境界。
題目是平平淡淡的《看花》,而不是故作風雅、故意端著名士派頭的《賞花》。作品中也果然看不到精心刻意的形象描繪,而是近乎一種漫不經心卻又若有所悟的自言自語。這里的花與人,既是兩種不相統屬的獨立存在,彼此之間又似乎有一種默契或感應,彌漫著一種和諧、寧靜的氛圍。
這種境界,是沖淡的,也是典雅的。令人想起司空圖《詩品》中“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句子。胡適寫作新詩的本意在于向傳統發起沖擊,然而傳統的審美趣味卻不知不覺地已從他的筆下流露出來。這的確是一種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