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名言名句解讀
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注釋】
倉忙:倉促匆忙。
【譯文】
如要在遇到變故時不顯得倉皇無措,平時就需要深思熟慮;要想在離世的時候不對人世還有貪戀,就需要在活著的時候看淡每一件事。
【道理】
凡事未雨綢繆,多想一步,等到真正有棘手事情發生時才不會倉皇失措。
未雨綢繆
武王滅紂后,封管叔、蔡叔和霍叔于商都近郊,以監視殷遺民,號“三監”。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繼位,由叔父周公輔政。這事引起了“三監”的不滿。管叔等便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為避嫌疑,遠離京城,遷居洛邑。
不久,管叔等人與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勾結,發動了叛亂。周公奉成王的命令,興師討伐。他誅殺了管叔、武庚,流放了蔡叔,并收服了商朝的遺民。周公平亂后,遂寫一首《鴟鸮(chī xiāo)》詩與成王,描寫一只失去了雛子的母鳥,仍然在辛勤地筑巢,其中有幾句詩:“迨(dài)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說:趁著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趕快用桑樹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只有巢堅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周公希望成王及時制定措施,以防止叛亂陰謀。
宋·馬和之(傳)《小雅鹿鳴圖——采薇》(局部)
軍隊行進在大道上,山坡上可供采食的薇菜勾起了將士們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