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干·石門酒器五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黃干·石門酒器五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磨銘
上動下靜象天地,前推后象六子①。晝夜運行命不已,精粗紛綸物資始②。君子省身盍顧諟③,無小無大亦一理。
醡床銘④
責酒清易,責人清難。智者于酒,可以反觀。
陶器銘
一線之漏,足以敗酒。一念之差,得無敗所守乎?
燒器銘
厚其耳,廣其腹。厚故勝,廣故蓄。綿薄任重,祗以覆其餗⑤。
升銘
凡物之理,不平則鳴。不足則歉,太溢則傾。誰謂剖斗而民不爭⑥?其取也寧過于嗇,其與也寧過于盈⑦,是又所以為不平之平乎?
【注釋】
①六子:謂《易》八卦中的震、巽、坎、離、艮、兌。此六卦皆由構成乾卦的陽爻和構成坤卦的陰爻組成,故稱。《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漢書·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風不相誖,山澤通氣,然后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②紛綸:混亂貌。資:憑借,依托。《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③盍(he):何不。顧:視,常目在之。諟(shi):訂正。《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言敬奉、稟順天命。
④醡(zha)床:榨酒具。
⑤祗(zhi):恰好,僅僅。覆:翻,傾倒。餗(su):食物。《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⑥剖斗(dou):斗,量器,同“斗”。剖斗,即將斗的表面刮平。
⑦與:給予。
【譯文】
磨銘
上面動,下面靜,像天和地一樣,前面推后面像八卦中的六卦。晝夜運行,生命不止。有精有粗,亂紛紛的,萬物憑借它而開始。君子反省自己,何不敬奉、稟順天命?不論大小,道理一樣。
醡床銘
要求酒清容易,要求人清難。聰明的人從酒中,可以反省自己。
陶器銘
有一線的縫隙,就可以使酒壞。一念之差,能不敗壞自己的操守嗎?
燒器銘
使耳朵厚,使腹寬。厚能勝利,寬能裝東西。能力綿薄而擔當重任,只能壞事。
升銘
凡物的道理,不平則鳴。不足則不飽和,太滿就會傾倒。誰說把斗面刮平民就不爭了?它取東西寧可過于吝嗇,它給人東西寧可過于滿些,這又是成為不平之平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