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作品的特點作品解讀
第五部分 東野圭吾作品的特點
小馬哥:
分析了幾部東野圭吾的主要作品,安子,你能不能給廣大聽眾總結一下東野圭吾作品的主要特點?
安子:
東野圭吾的作品所體現的,是整個日本社會的人性的回歸。19世紀90年代的日本,在經歷了繁榮之后,出現了經濟衰退,一蹶不振。后來發生的阪神大地震和奧姆真理教事件,還有頻頻發生的社會災難,讓整個日本社會呈現出冷漠和責任缺失的狀態。雖然沒有尖銳的矛盾沖突,但是人際關系非常冷漠,所以當時的推理小說,承擔著一種社會責任,那就是以人性這個永恒的話題作為載體,去展現個人與社會的抗爭,去喚醒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溫情。
所以東野圭吾的作品,很多以人性的喪失和回歸為主題,比如《宿命》里的刑警勇作幾十年都在調查年幼時喜歡的善良的早苗小姐的離奇死亡案,《白夜行》里退休的老刑警歷經幾十年,去發現和拯救兩朵“惡之花”《信》中武道剛志通過寫信的方式來懺悔……
東野圭吾在作品里表達了那些貌似丑惡的靈魂背后的閃光點,他們的無奈、懺悔和回歸,這才是最感人的所在。不管是桐原亮司,還是石神、長峰重權,在東野圭吾的作品里,這些人其實都是時代和社會的縮影,是社會的犧牲品。因為社會、制度、家庭、人心,他們這些原本善良的人被逼上不歸路,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始終充斥著對愛與溫暖的渴望,對生命美好的向往和期盼……
注解:根據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有:《解憂雜貨店》《疾風回旋曲》《天空之蜂》《盛夏的方程式》《白金數據》《分身》《麒麟之翼》《拂曉之街》《白夜行》《紅手指》《彷徨之刃》《嫌疑人X的獻身》《變身》《湖邊殺人事件》《信》《宿命》《誘拐》《秘密》《流星之絆》《名偵探的守則》《新參者》《時生》等。
如果要評價東野圭吾作品中人物的普遍特色,那么可以套用中國老祖宗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的人物,都有著善良一面,不論是罪犯還是從犯,內心都潛藏著人性——真實的人性體現,就是東野圭吾作品的魅力所在。
小馬哥:
那么最后,安子,你可否根據你的經驗,給廣大的聽眾們列一個書單,如果想讀東野圭吾的作品,應該按照什么順序來閱讀?
安子:
我建議大家先看《嫌疑犯X的獻身》,因為這部作品是寫實本格派的經典之作。相對來說,前面的描述部分相對比較精彩,容易看進去,也更容易體會到東野圭吾的作品里,人性的交鋒和人心的對峙。
然后再看《解憂雜貨店》和《秘密》、《時生》,這樣會覺得輕松些,不太沉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秘密》,1999年,東野圭吾以《秘密》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嚴格地講,《秘密》和《時生》并不是偵探推理小說,而是靈異推理小說,但這兩本小說很溫暖,讓讀者在流淚的同時,感受到人生的無常和溫暖。
接下來,可以看《放學后》《白夜行》《新參者》《宿命》,這幾本小說雖然都比較沉重,但是所表達的對光明、真愛和溫暖的期盼和渴望,對原罪的救贖和對生命的尊重,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接下來,可以讀讀《神探伽利略》《十一字殺人》《圣女的救濟》《時生》等。這幾本趣味性也是有的,而且已經不是17+3的純粹本格派作品,非常好讀。
最后,可以讀一讀《名偵探的詛咒》《名偵探的守則》《惡意》等作品。以這幾部作品為代表,東野圭吾也有一些比較追求本格派寫法的推理作品,或者比較追求探究內心,暴露人性黑暗面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妨放到最后讀,如果開始就讀這些作品,可能會因為對人性探究的晦澀或者對17+3的本格派風格的不了解,而對東野圭吾的作品失去興趣。
注解:江戶川亂步的代表作有《二錢銅幣》《一張車票》《可怕的錯誤》《兩個廢人》《雙胞胎》《D坂殺人事件》《心理測驗》《黑手組》《紅房子》《日記本》《算盤上的戀語》《幽靈》《失竊》《白日夢》《戒指》《黑蜥蜴》《宇宙怪人》《少年偵探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