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范曄·黨錮傳序論》原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漢魏六朝散文·范曄·黨錮傳序論》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范曄·黨錮傳序論》原文鑒賞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2。”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之涂異也3。夫刻意則行不肆4,牽物則其志流5。是以圣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6,慎其所與,節其所偏,雖情品萬區,質文異數,至于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7,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舉中于理,則強梁褫氣8;片言違正,則廝臺解情9。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強者以決勝為雄,弱者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10,開一說而錫琛瑞11。或起徒步而仕執圭12,解草衣以升卿相。士之飾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13。自是愛尚相奪,與時回變,其風不可留,其敝不能反。

及漢祖杖劍,武夫勃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緒余四豪之烈14,人懷陵上之心,輕死重氣,怨惠必讎,令行私庭,權移匹庶,任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15,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于時矣。至王莽專偽,終于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16,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于時矣。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于閹寺17,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及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

夫上好則下必甚,矯枉故直必過,其理然矣。若范滂、張儉之徒20,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

初,桓帝為蠡吾侯,受學于甘陵周福21,及即帝位,擢福為尚書。時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當朝,鄉人為之謠曰:“天下規矩房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漸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黨人之議,自北始矣。后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22,南陽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為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23。”因此流言轉入太學,諸生三萬余人,郭林宗、賈偉節為其冠24,并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25。學中語曰:“天下橫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海公族進階、扶風魏齊卿,并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

時河內張成善說風角26,推占當赦,遂教子殺人,李膺為河南尹,督促收捕,既而逢宥獲免,膺愈懷憤疾,竟案殺之。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頗誶其占27。成弟子牢脩因上書誣告膺等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弛28,共為部黨29,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國,逮捕黨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執膺等。其辭所連及陳寔之徒二百余人,或有逃遁不獲,皆懸金購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明年,尚書霍谞,城門校尉竇武并表為請,帝意稍解,乃皆赦歸田里,禁錮終身。而黨人之名,猶書王府。

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摽搒,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日“八廚”,顧猶古之“八元”、“八凱”也。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李膺、荀翌、杜密、王暢、劉祐、魏朗、趙典、朱㝢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陟為“八顧”。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為“八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響、王章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

又張儉鄉人朱并,承望中常待侯覽意旨,上書告儉與同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稷30。以儉及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玄、徐乾為“八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為“八顧”,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龍、贏咨、宣褒為“八及”,刻石立墠31,共為部黨,而儉為之魁。靈帝詔刊章捕儉等32。大長秋曹書因此諷有司奏捕前黨故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㝢、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獄中。余或先歿不及,或亡命獲免。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33,濫入黨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嘗交關,亦離禍毒34。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

熹平五年35,永昌太守曹鸞上書大訟黨人36,言甚方切。帝省奏大怒,即詔司隸、益州檻車收鸞,送槐里獄掠殺之37。于是又詔州郡更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錮,爰及五屬。

光和二年38,上祿長和海上言39:“禮,從祖兄弟別居異財,恩義已輕,服屬疏末。而今黨人錮及五族,即乖典訓之文,有謬經常之法。”帝覽而悟之,黨錮自從祖以下,皆得解釋。

中平元年40,黃巾賊起,中常待呂強言于帝曰:“黨錮久積,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帝懼其言,乃大赦黨人,誅徒之家皆歸故郡。其后黃巾遂盛,朝野崩離,綱紀文章蕩然矣。

凡黨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張儉,海內涂炭,二十余年,諸所蔓延,皆天下善士。三君、八俊等三十五人,其名跡存者,并載乎篇。陳蕃、竇武、王暢、劉表、度尚、郭林宗別有傳。荀翌附祖《淑傳》。張邈附《呂布傳》。胡母班附《袁紹傳》。王考字文祖,東平壽張人41,冀州刺史;秦周字平王,陳留平丘人42,北海相;蕃響字嘉景,魯國人43,郎中;王璋字伯議,東萊曲城人44,少府卿:位行并不顯。翟超,山陽太守45,事在《陳蕃傳》,字及郡縣未詳。朱寓,沛人46,與杜密等俱死獄中。唯趙典名見而已。

【注釋】 1黨錮:指東漢后期宦官對士大夫的摧殘迫害。2以上兩句話見之于《論語·陽貨》。3遷染:指為習俗所沾染而改變。4刻意:指約束、限制自己的欲望。肆:放縱自恣。5牽物:指為外物(包括功名利祿等)所牽制。6宕佚(dangyi):放縱,不受約束。7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稱,指國家動亂而近于衰亡的時代。澆訛:指社會風氣浮薄詐偽。8強梁:強橫,強悍果決。褫(chi)氣:喪失膽氣,猶言奪氣。9廝臺:干雜事勞役的奴隸。10綰(wan):旋繞打結,此處指獲得。11錫:賜與、給予。琛瑞:琛,指珍寶;瑞,指玉制的信物,如后世之符璽。12執圭:春秋時諸侯國爵位名,把圭賜給功臣,使其執圭朝見,故稱。13景(ying)從:緊相追隨,灑影隨形。景,“影”的本字。14四豪:即戰國時的“四君”:信陵君魏公子無忌、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以禮賢下士,善遇食客著稱。15石渠:西漢宮閣名。宣帝甘露三年(—51),詔蕭望之、劉向、韋玄成等人,在此講論“五經”異同。由宣帝親自裁定評判。16纓紼(fu):冠帶與印帶。此處用如動詞。17閹寺:宮中的守門人。此處指宦官。18題拂:品評、褒揚。19婞(xing)直:剛強正直。20范滂、張儉:皆漢末黨人領袖。21甘陵:縣名,今河北清河縣。周福:字仲進,甘陵人,曾為桓帝之師。22汝南:郡名,治今河南平輿北。23弘農:郡名,治今河南靈寶東北。24郭林宗、賈偉節:指郭泰、賈彪,兩人亦為漢末黨人領袖。25李膺、陳蕃、王暢:皆為漢末黨人領袖。李膺字元禮,陳蕃字仲舉,王暢字叔茂。26河內:郡名,治今河南武陟西。風角:古代占候之術。27誶(sui):問訊。28驅馳:驅逐奔馳,引申有盡心效力之意。29部黨:因信念一致而結交在一起,同“朋黨”。30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后代指國家。31(shan):祭祀的場地。32刊章:指刪去奏章上舉報人的姓名。33睚眥(yazi):怒目而視,借指小怨小忿。34離:遭逢。35熹平:東漢靈帝年號,共七年(172—178)。36永昌:郡名,治今云南保山東北。37槐里:古地名,故地在今陜西興平東南。38光和:東漢靈帝年號,共七年(178—184)。39上祿:縣名,今陜西徽縣西。40中平:東漢靈帝年號,共五年(184—188)。41東平壽張:即東平國壽張縣,今山東東平南。42陳留平丘:即陳留郡平丘縣,今河南封丘東。43魯國:今山東曲阜。44東萊曲城:即東萊郡曲城縣,今山東招遠西。45山陽:郡名,治今山東金鄉西。46沛:即沛國。今安徽淮北西。

【今譯】 孔子曾說過:“人的本性是大致相同的,而后天所學養成的品行是大不相同的。”從根本上講,人喜愛和厭惡的東西是一樣的,而為外界環境熏陶而改變的途徑卻不一樣。努力約束、限制自己的欲望,行為就不會放縱自恣;若為外在的功名利祿所牽制,則其志就會流宕忘返。所以古代的圣人才引導人們修養品行,裁減壓抑放縱的感情,慎重選擇所接觸的東西,節制向其所偏愛的方向發展,雖然人們性情的種類各不一致,實質內容和形式文飾理數也有所不同,至于談到陶冶情性,振動流俗,其中道理是一致的。春秋之時,風俗澆薄詭詐,王道殘破不全,但還假借仁以展現自己的才能,依靠義來獲得成功。舉動正確合于道理,強橫之人也要喪失膽氣;若有半句話不正確,就連下層奴仆也要感情破裂。這大概就是前代哲人的遺風吧,在其中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戰國之際,霸德已經衰落,詭詐開始興起。強者在爭斗中取勝成為雄杰,弱者在欺詐上當屈居下方。致使有的人出了一點計謀便獲得萬金的重賞,有的人因為說了幾句話便得到珍寶和爵位。有的人由平民百姓而官至執圭,有的人解下草衣便升任卿相。士人中那些華而不實、搖唇鼓舌之輩,為了顯示才能,得到利益,沒有相約便如同影子追隨物體一般,緊緊隨從。從此之后,過去的愛好時尚已經一去不歸,與時代一同轉變,過去的風氣也不可挽留,嚴重社會弊病亦不能改變。

及至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仗劍起兵,武夫戰士勃然興起,法令制度非常寬松,禮法條文也簡單疏闊,社會上還保留著戰國“四君”的遺風,平民中人人懷有侵凌上官的志向,把朋友義氣看得重于生命,有仇怨一定報復,有恩惠一定要答謝,命令在私人家中執行,權力也轉移到下層百姓中間,任氣行俠的風氣,已成為民俗。自從漢武帝之后,崇尚儒學,懂得儒家學說的人,到處都象云霧一般聚集,以至有石渠閣中的議論分爭,觀點相同的人團結在一起,攻擊觀點不同的人,而拘泥于文字,死讀經書的人,在當時也是非常多的了。到王莽獨斷專行,假裝善良,終于篡奪國家權力,講究忠義的士人,都把在王莽朝中為當成可恥的事,遂之隱居山林,就如同鮮花扔進山谷一般,甘心情愿地老死在荒山。按氣數雖漢代理應中興,漢德重開,而隱居之人保持純潔,胸懷道義,人們甚為傾慕,互相學習,為官和隱居的節操,在當時看得很重。到了桓帝、靈帝之間,皇帝荒沉,政治乖謬,國家權力交給了宦官,士大夫們以和宦官相處為羞恥,所以才使得匹夫處士激憤橫議,接著就激揚振奮名聲,互相品評褒揚,品核公卿大臣,評判執政當權的人物,剛直的社會風氣,在這時極為盛行。

在上層喜好的事物到下層一定張揚過分,矯枉則一定過正,按道理講,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就如同范滂、張儉這樣的人,居心清正,忌惡如仇,最終陷于黨議之中,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在此之前,漢桓帝還是蠡吾侯的時候,跟從甘陵周福學習,到后來他即皇位之后,提升周福任尚書。當時同郡河南尹房植也在朝中很有名氣,故鄉的人便為他倆編成歌謠說:“天下的規矩是房植,周福當官靠他曾是皇帝的老師。”周、房兩家的賓客們又揣量長短,互相譏刺,接著就各自樹立自己的幫派,漸漸形成了仇怨不和,因此甘陵也就有了南北兩部,黨人之議,從此開始。后來汝南太守宗資任用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瑨也任用功曹岑晊,兩郡又編出歌謠說:“汝南太守是范滂,南陽宗資管簽字。南陽太守是岑晊,弘農成瑨只坐嘯。”因此民謠又傳入太學之中,太學生有三萬多人,郭泰、賈彪為其中首領,并且和李膺、陳蕃、王暢互相褒揚推重。太學中傳語說:“天下的楷模是李膺,不畏強暴有陳蕃,天下俊秀為王暢。”還有渤海人公族進階、扶風人魏齊卿,他們一同高言深論,不避豪強。從公卿以下的官員,沒有人不懼怕他們的貶議,來不及穿好鞋子就急忙登門拜訪。

當時河內人張成很善于占卜,他推算出不久就要赦免犯人,便教他的兒子殺人。李膺正擔任河南尹,言刻督促部下追捕,但不久正逢寬赦被宣布無罪,李膺內心更加激憤痛恨,竟在審訊之后將其殺掉。起初,張成以占卜之術和宦官交往,就連桓帝也多次向他求占問卜。張成的弟子牢脩因此上書,誣告李膺等人供養太學宦游學生,還交結各郡的學生、門徒,他們互相幫助,一同結成部黨,誹謗朝廷,惑亂風俗。于是桓帝非常生氣,向各州郡傳下命令,要求他們逮捕黨人,還向天下發布文告,使人們同疾共憤,接著便逮捕了李膺等人。此后供辭所牽扯到的還有陳寔一類的二百多人,有的人因為逃跑沒有抓到,都是懸賞征求他們。皇帝的使者向四面派出,在道路上接連不斷。第二年,尚書霍谞、城門校尉竇武等人共同上表,為黨人求情,皇帝之意逐漸緩和,就把黨人都赦免其罪,遣送還鄉,但還要禁錮一輩子,不許出來當官。而黨人的名字,還寫在王府之中。

從此之后,剛正不阿士人便被棄置放逐,而國內崇拜他們的人,便一塊兒褒獎、頌揚他們,把天下著名的士人,都冠以不同的稱號。最高的稱之為“三君”,其次稱為“八俊”,再次稱為“八顧”,再次稱為“八及”,再次稱為“八廚”,就如同古代的“八元”、“八凱”一般。竇武、劉淑、陳蕃三個為“三君”。君的意思是說被整個社會所尊崇。李膺、荀翌、杜密、王暢、劉祐、魏朗、趙典、朱㝢八人為“八俊”。而俊的意思說的是他們為人中的英杰。郭泰、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陟八人為“八顧”。顧的意思是說他們能以德行引導人們。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為“八及”。及的意思說他們能夠引人們去追宗。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響、王章八人為“八廚”。廚的意思是說能夠以財物救助別人。

當時有張儉的同鄉朱并,遵循中常侍侯覽的旨意,上書皇帝,告張儉與同鄉二十四人分別署以名號,共同結成部黨,想推翻國家政權。以張儉和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玄、徐乾八人為“八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八人為“八顧”,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龍、嬴咨、宣褒為“八及”,刻下石碑,樹立在祭祀場所,共同結成部黨,而以張儉為首領。靈帝下詔削除奏章上朱并的姓名,按奏章追捕張儉等人。大長秋曹節又乘機暗示有關官員上奏皇帝,追捕上次黨禍中的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寓、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一百多人,都死在了監獄中。其它的黨人,有的先已去世,沒趕上災禍,有的逃命而去,免于一死。在此之中,那些有仇怨隔閡的,又借機互相陷害,因吹胡子瞪眼之類的小仇怨,也濫入黨人之中。再加上各州郡承旨阿諛,有的人并不曾與黨人交接,但也遭此橫禍。其中死亡、發配、廢黜、禁錮的人,共達六七百人之多。

嘉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皇帝,為黨人大舉申訴冤情,言辭非常尖銳激烈。靈帝看完之后,非常生氣,立刻命令司隸校尉、益州官員,將曹鸞逮捕,裝入囚車,送到槐里監獄拷打致死。于是又再次下詔各州郡,再次查核黨人的門生故吏和父子兄弟,其中有當官任職的,全部撤職并禁止以后再出任,并牽扯到他們的親戚家屬。

光和二年,上祿長和海上書說:“按照禮法,從祖兄弟已各自獨立生活,財產也不在一起,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已淡薄,在親屬當中屬于疏遠未枝。而現在對黨人禁錮牽連到親屬,既乖離典籍訓示的條文,又違背一般的法規。”靈帝看后有所覺悟,對黨人自從祖以下的親屬的禁錮,全被解除。

中平元年,黃巾賊造反起事,中黨侍呂強對靈帝說:“對黨人的禁錮時間已長,人們大多對此怨恨不滿。倘若長久不加寬赦的話,就易使他們和起義首領張角結合在一起,這樣會使動亂更加嚴重,到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靈帝對他的話很害怕,于是就把黨人全部赦免,被誅殺人員家屬遷移到邊疆的,允許他們返回故鄉。此后黃巾軍勢力大盛,東漢政權分崩離析,禮法綱紀與政令條文都蕩然無存了。

總而言之,黨人事件開始于甘陵、汝南,形成于李膺、張儉,使得海內生靈涂炭,一共二十多年,在其中被牽扯到而受刑的,都是當時天下的杰出人物。三君、八俊等三十五人,只要是姓名事跡還保留下來的,一同記載在本篇當中。陳蕃、竇武、王暢、劉表、度尚、郭泰單獨有傳。荀翌附在其祖父《荀淑傳》中,張邈附在《呂布傳》中,胡母班附在《袁紹傳》中。王考字文祖,是東平壽張人,曾任冀州刺吏;秦周字平王,是陳留平丘人,曾任北海相;蕃響字嘉景,是魯國人,曾任郎中;王璋字伯議,是東萊曲城人,曾任少府卿:以上這幾個人,品行和官職都不太高。翟超,曾任山陽太守,他的事跡在《陳蕃傳》中,他的字和出生郡縣都不清楚。朱㝢是沛國人,和杜密等人一同死于獄中。只有趙典,僅知其名,其它任何事跡都不清楚。

【集評】 清人·王鳴盛:“《黨錮》傳首總敘,說兩漢風俗之變,上下四百年間,了如指掌。下之風俗,成于上之好尚,此可為百世之龜鏡。蔚宗言之切至如此,讀之能激發人。袁宏《后漢紀》第二十二卷‘論黨錮’一段,蔚宗雖亦稍取之,然彼及深斥黨人之非,用意與蔚宗不同。”(《十七史商榷》卷三十八)

清人·趙翼:“漢末黨禁,雖起于甘陵南北部及牢修、朱并之告訐,然其所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范書謂‘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于奄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激揚聲名,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自公卿以下,皆折節下之’。蓋東漢風氣,本以名行相尚,迨朝政日非,則清議益峻,號為正人者,指斥權奸,力持正論。由是其名益高,海內希風附響,惟恐不及。而為所貶訾者,怨刺骨,日思所以傾之。此黨禍之所以愈烈也。”(《廿二史札記》卷五)

【總評】 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是大規模屠殺讀書人的殘酷行為,比秦代的坑儒有過之而無不及。本篇介紹了事件的起因及全過程,能搜集到的材料,即使只有簡單的一個名字,也盡收入篇中,表現了作者對這一事件的高度重視。作者還特意加上一筆:“其后黃巾遂盛,朝野崩離,綱紀文章蕩然矣。”意在說明,社會要發展,國家要昌盛,說必須重用賢才,而摧殘賢才的直接后果是社會的倒退,國家的分裂。這應該引起后人的高度警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孕交动漫h无遮挡肉| 国产国语videosex|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做α爱过程免费视频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一欧美吧|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国产xx肥老妇视频| 美女美女高清毛片视频|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7| 老师您的兔子好软水好多动漫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hdjapanhdsexxx| 好男人社区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试看| 尤物视频193.com|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夜夜爽免费888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么公又大又硬又粗又爽视频| 一女被两男吃奶玩乳尖|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娇妻第一次被多p|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