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贊上人
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形式: 古風 押[尤]韻翻譯
前幾天蒙您陪同前往南山,去尋找一處棲身之地與您為鄰。我年紀漸老腰腳乏力,在陰崖下居住實屬不便。
我想找的是一塊重岡北護、終日得陽的地方。
買所茅屋置點田地以終天年。
聽說西枝村的西邊有個山谷,那里長滿了杉樹和漆樹。
正午時陽光頗為和暖,石田土質良好作物能夠豐收。
所以我想等到雨停路干,牙疼的老病好了以后,再邀您同去西谷。
徘徊于虎穴之上,觀覽于龍潭之惻。
要是能在那里定居下來,我會在茅舍里備下清茶相待;也將踏著小路,拜訪您的林丘。
讓我們結成“二老”,相互來往,那也是很風流的呢!
注釋
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后作為對僧人的敬稱。贊上人:即贊公和尚。
一昨:昨天,過去。
一為發語詞。
錫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稱禪杖,此代指贊上人。
卜鄰:選擇鄰居。
年侵:為歲月所侵,指年老。
未便:不便。
竟日:終日,整天。
買:一作“置”。
杉:指樹。
黍:指莊稼。
《全唐詩》校:“一作漆,即黍。
”稠:多。
亭午:中午。
石:《全唐詩》校:“一作沙。
”
塞:《全唐詩》校:“一作寒。
”宿昔:早晚,表示時間之短。
齒疾:才病。
廖:病愈。
裴回:今寫作“徘徊”。
虎穴:山名。
面勢:對面。
龍泓:水名。
柴荊:用柴荊做的簡陋的門,指村舍。
徑:《全唐詩》校:“一作遙。
”
二老:指自己與贊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