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彭蠡湖口詩
客游倦水宿,風(fēng)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
形式: 古風(fēng) 押[元]韻翻譯
早已厭倦了水上的長途旅行,因?yàn)轱L(fēng)潮變幻不定,兇險(xiǎn)難測(cè),難以述說。波濤遇到洲島,立刻遽分兩股,急轉(zhuǎn)猛合,又沖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
在清朗的月光下,聆聽兩岸猿類凄婉的叫聲;在濕潤的夜露中,飽吸著芳草的馨香。
春末的原野上鋪展著秀麗的綠色,高高的山巖上屯聚著一朵朵白云。
舟行江上,游覽沿途景致,思緒萬千;日日夜夜總是浮想聯(lián)翩。
攀登懸崖,登上了潯陽城旁廬山之東的石鏡山;牽蘿扳葉,松門山頂。
關(guān)于大禹疏治三江的傳說已成為往事,關(guān)于長江分成九派的玄理也難以推究明白。
江湖中的靈怪神異,因吝惜其珍怪之相,而秘藏其精神魂魄。
此江中有金膏、水碧,然都滅其明光,止其溫潤而不見。
我枉自彈奏了一曲《千里別鶴》,本想借此消憂,誰知曲罷卻像商陵牧子一樣,思念之情愈加強(qiáng)烈了。
注釋
倦:厭倦 。水宿:棲住于水中的船上。
此句意謂厭倦了水上長途旅行。
具論:詳細(xì)述說。
驟:急疾。
回合:聚合;匯合。
此言風(fēng)浪拍打在洲島上。
圻岸:曲岸。
崩奔:水流沖激堤岸而奔涌。
狖:長尾猿。
浥:濕。
馥:香氣濃郁。
芳蓀:香草名。
此句說露水沾在芳蓀的葉子上,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
屯:聚集。
千念二句:各種感慨日夜纏繞在心頭。
石鏡、松門:山名,二山都近鄱陽湖口。
九派:潯陽的別稱。
即今江西九江。
靈物:珍奇神異之物。
郄珍怪:惜其珍奇怪異之狀。
秘精魂:隱藏其精神魂魄。
金膏:道教傳說中的仙藥。
滅明光:韜光而不顯現(xiàn)。
水碧:玉的一種,又稱碧玉。
輟:停止。
流溫:指水玉溫潤。
千里曲:曲名,即《千里別鶴》曲。
弦絕:曲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