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東林雜詩
崇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guān)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形式: 古風翻譯
高大挺拔的山巖處煙霧繚繞,幽深的洞壑還留有神跡。各種聲音齊奏大音希聲,山流潺湲其聲滴滴。
有位行客獨自神游此處,直往不停忘其所之。
撫掌撫弄谷水,仙界關(guān)門何須疏辟?
游移心性叩開玄扃,感悟妙趣其理不隔。
怎樣才能騰上九宵,不用伸展沖天之羽?
臻于妙境所趨自均,頓然妙悟勝于三益。
注釋
崇巖:高大挺拔的山巖。幽岫:幽深的洞壑。
棲:居住。
神跡:神仙往返的蹤跡。
希聲:稀有而細微的聲音。
希同“稀”,《老子》中有“大音希聲”、“聽之不聞名曰希”等句。
籟:本為古代一種樂器,后特指孔穴中發(fā)出的聲音,此處泛指自然界的聲響。
溜滴:聲音圓潤而光滑。
冥游:謂杳無行跡地遨游,猶神游。
徑然:直走之狀。
所適:所去之地。
撫:通“拊”,撫掌應(yīng)節(jié)之意。
云門:樂曲的名稱,即中國古樂“六大舞”中的一部,又稱《云門大卷》、《咸池》和《承云》,據(jù)傳是黃帝所作。
《云門》的內(nèi)容據(jù)說是歌頌黃帝創(chuàng)制萬物,團聚萬民,盛德就像天上的祥云一般。
靈關(guān):指獲得覺悟的種種關(guān)口。
辟:開辟。
流心:游移流動的心性。
玄扃:扃即門戶;玄扃意為奧秘的門戶,佛家喻入道之門。
感與理是晉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心靈與外界的神秘溝通。
九霄:天空之極高處。
佛法認為天分九重,九霄即最高一層。
奮:拍動。
翮:本為鳥羽莖狀部分,引申為羽翼。
妙同:享有絕妙之佳境。
均:平正而無欲之意。
悟:《說文》:“悟,覺也。
”開悟,看破了三界因緣和合的無常現(xiàn)象。
三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利益,泛指三界中五欲六塵之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