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長安主人壁
久廢南山田,叨陪東閣賢。
欲隨平子去,猶未獻甘泉。
枕籍琴書滿,褰帷遠岫連。
我來如昨日,庭樹忽鳴蟬。
促織驚寒女,秋風感長年。
授衣當九月,無褐竟誰憐。
形式: 排律 押[先]韻翻譯
很久沒有回家了,也沒有打理自家的莊園,而在京城這長時間,看來自己也不配讓賢士們天天陪我了。也想像張衡那樣歸田隱居。再最后一搏像揚雄那樣,也寫一篇賦自薦。
看著滿床的書和琴,卻仕途無門,撩開帷幔,只見遠處群山相連。
時間飛逝,仿佛覺得自己是昨天才來京城,突然聽見庭中樹上傳來陣陣蟬鳴。
蟋蟀的聲音使感到天氣寒意的女子一驚,習習秋風中,不但感到了寒意,更感嘆年華的流逝。
織布制衣都完成了,可是詩人卻沒得穿,無人相憐。
注釋
南山田:浩然在觀山下的田園,因峴山在北郭林間之南,故稱南山。叨陪:吞陪。
叨,謙詞。
全詩校:“一作謬。
”東閣賢:說的是漢武帝朝時的宰相公孫弘,在自家院墻的東面開了一個門,并專門建了房舍,供招攬的賢士居住,這也是成語“東閣待賢”的出處。
平子:東漢張衡字平子,曾作《歸田賦》。
甘泉:指揚雄的《甘泉賦》。
籍:全詩校“一作席。
”陶淵明《時運》“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庾信《擬詠懷》“琴聲遍屋里,書卷滿床頭”褰:揭起;帷:幔;岫:《爾雅·釋山》“山有穴曰岫”。
促織:蟋蟀,《易通·系卦》“蟋蟀之蟲,隨陰迎陽,居壁向外,促婦女織續女工。
”長(zhǎng)年:年長者。
授衣:《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