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曉行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后,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華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jīng)著。者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形式: 詞 詞牌: 喜遷鶯翻譯
晨曦微露,催響了凄涼的號角聲。仔細聆聽,林中棲息的鳥兒尚在安睡,未被驚醒,但鄰舍的雄雞已經(jīng)先自啼鳴,喔喔報曉。連綿相接的村落煙霧朦朧,征馬在晨霧中嘶鳴,旅人們早已匆匆上路,此時,尚有一輪殘月將余輝灑落在稀疏的樹林里。我感傷的淚痕處已結上了一層微微的白霜;體內(nèi)殘存的酒力漸漸變得薄弱,難以抵擋清晨刺骨的寒氣。可嘆我這倦游的客子,再也不愿重新沾染京師的風塵,當年在京城的情景至今讓我如驚弓之鳥,心存余悸。追想與妻子分別以來,心頭總是思念重重,千頭萬緒,卻又難以尋覓到一只離群的孤鴻將音訊為我傳送。家中的嬌妻獨自坐在翠綠色的深深的簾緯中,曲折的畫屏里飄逸著暖融融的麝香,她又怎會想到在這歲暮時節(jié),我正在異地他鄉(xiāng)飄泊。怨月兒圓明,恨花兒開放,因為這只能使我徒增煩惱,我不是未曾經(jīng)歷過這樣的苦楚,我只是想讓這種煩惱情味隨著時間的推移能稍稍減少一點,誰知近來這段日子卻讓我更感到惶恐不安。
注釋
喜遷鶯:詞調(diào)名,始見于由唐入蜀的韋莊詞,為雙片小令,四十七字。角:號角聲。
迤邐:形容曲折連綿貌。
嘶(sī):馬的嘶叫聲。
林薄:草木叢雜的地方。
嘆倦客:長期在外疲倦?yún)挓┑目妥印?br />悄不禁:猶渾不禁,全未料到。
悄,宋人口語,猶渾、直,簡直的意思。
風塵京洛:后人多借此比喻世俗的污垢。
京洛: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
人:指妻子。
孤鴻:失群的孤雁。
喻捎信人。
翠幌:綠色簾幕。
幌,布幔,此處泛指帷幔。
嬌:情愛。
曲屏:由若干扇組成、可隨意折放的屏風。
者情味:這種情味。
者,猶“這”。
一成:宋時口語,猶漸漸”,指一段時間的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