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歌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
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
差差向巖石,冉冉凌青壁。
低隨回風盡,遠照檐茅赤。
鄰翁能楚言,倚鍤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燒畬為早田。
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
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
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
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
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
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赪蔗。
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
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
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
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形式: 古風翻譯
我站起身來望南山,山火正旺燒著山田。久久余火如同熄滅,短短的火焰又相連。
參差不齊燒向山崖,漸漸燒向了青石坂。
低處風吹過火滅盡,高處照紅了茅屋檐。
鄰翁能說楚地的話,身靠鏟鍬想要淚下。
自己介紹楚越風俗,火燒草木耕種山田。
豆苗如同蜷縮的蟲,籬上的花開堂屋前。
破爛木豬舍豬歸欄,廣場之上的雞啄米。
新春的雨后放晴日,酬神賽會遍布鄉間。
持錢去找人去占卜,敲瓦之聲隔樹林傳。
卜得宜于種田的卦,桑棗之下細細話談。
吹火燒白茅滿山地,紅色甘蔗映入腰鐮。
風吹槲葉煙霧迷漫,棵棵槲樹遍野滿山。
火星飛起飛拂天外,飛灰落在臺階之前。
巫師大呼又打噴嚏,鴉娘前來祝賀豐年。
誰知豐年收獲食物,卻被官家全部拿完!
注釋
微紅:指燒過之后剩下的余火。短焰:因長草經初次大火焚燒殆盡,所以即使再燒起來也不能發出長的火苗,而只能發出短的火焰。
復:又。
差差:火勢蔓延,前后參差不齊。
冉冉:漸漸前進的樣子。
凌:升上。
青壁:青色的石壁。
低:指南山的低處。
回風:回旋的風。
盡:火盡,火熄滅。
楚言:楚地方言,古代楚國面積廣大,主要在長江中游地區及漢水流域,即今湖北、湖南、安徽諸省。
倚:靠。
插:同“鍤”,即鏟鍬。
潸然:流淚的樣子。
越:古有越國,在今浙江省北部一帶。
燒畬:一種種旱田的方法,其法是先放火燒去地面草木,使灰燼變為肥料,然后下種。
這是一種在地廣人稀的地方采用的一種較為粗放的耕種方式,又稱“火耕”或“火種”。
蟲促促:指豆苗長得如蜷縮的蟲子,言其茂盛。
促促,即蹙蹙,蜷縮的樣子。
廢棧:破木棚,這里指農家豬舍。
豕:豬。
欄:木欄,指豬舍。
賽神:酬神賽會,農村在舉行酬神賽會時,往往敲鑼打鼓,演唱文藝節目,酬神也娛人。
就人:到卜人處。
就,接近。
人,卜人,算卦占卜之人。
卜:占卜。
敲瓦:一種巫俗,敲碎瓦片,觀察瓦的裂紋,以此定吉兇,稱為“瓦卜”。
山上卦:適于上出種田的卦象。
白茅:草名,燒舍之時正是遍山白茅茂盛之時。
赪:紅色。
槲:樹名,一種落葉喬木,高二、三丈,葉大,倒卵形,長約四、五寸。
槲葉冬天存留于枝上,第二年嫩芽發生時才脫落。
迸星:飛起的火星。
拂霞外:拂天外,形容火星飛得高。
燼:物體燃燒后剩下的東西。
鴉娘:母鴉,古時一種迷信的說法:說烏鴉飛到人家是吉祥的預兆,預示豐年。
咒:祝。
蒼翠容:指獲盛的農作物。
盡: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