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起
微風蕭蕭吹菰蒲,開門看雨月滿湖。
舟人水鳥兩同夢,大魚驚竄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獨形影相嬉娛。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掛柳看懸蛛。
此生忽忽憂患里,清境過眼能須臾。
雞鳴鐘動百鳥散,船頭擊鼓還相呼。
形式: 古風 押[虞]韻翻譯
微風吹拂著湖中的菰蒲,沙沙作響;打開艙門查看是否下雨,卻見到湖中灑滿了銀色的月光。船工和水鳥都已進入了夢鄉,一條大魚受驚逃竄,仿佛奔跑的野狐。
夜深了,人與物都靜悄悄地,只剩下我獨站船頭,與自己的影子互相嬉娛。
潮水悄悄地上漲,那低咽的聲息,恍如蚯蚓蠕動;明月懸掛在岸邊的柳條上,猶如蜘蛛懸掛在交織的蛛網。
我這一生都在失意恍惚中,這清麗的境界,也只能此時欣賞,轉眼就會過去。
雞鳴聲和晨鐘聲里,百鳥散去,只有船頭的鼓音與之呼應。
注釋
蕭蕭:象聲詞。常形容馬叫聲、風雨聲、流水聲、草木搖落聲、樂器聲等。
菰蒲:茭白和菖蒲,均為淺水植物。
“舟人”句:意謂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鳥均已進入了夢鄉。
驚竄:受驚而逃竄。
渚:水邊。
吊:憐憫。
寒蚓:即蚯蚓。
“落月”句:意謂柳樹如蛛網,落月如蜘蛛。
忽忽:失意恍惚狀。
能須臾:如此之快。
能,如此。
雞鳴鐘動:指天已拂曉。
擊鼓:開船時打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