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肯”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肯堂肯構、心服首肯、不到烏江不肯休等含“肯”的成語11個,其中“肯”開頭的成語2個,“肯”結尾的成語2個,“肯”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肯”開頭的成語【第1句】:肯堂肯構[kěn táng kěn gòu]
【解釋】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出處】《尚書·大誥》:“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主屋乎?”
【示例】祖父遺書讀未成,肯堂肯構夫何有?(清·查慎行《傳經堂歌卓次厚屬賦》)
【第2句】:肯構肯堂[kěn gòu kěn táng]
【解釋】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出處】《尚書·大誥》:“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主屋乎?”
【示例】家有嚴君,斯多賢子。肯構肯堂,流譽奕世。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肯”結尾的成語【第1句】:心服首肯[xīn fú shǒu kěn]
【解釋】指心里信服,并點頭同意。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然則他何不一開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第2句】:心折首肯[xīn zhé shǒu kěn]
【解釋】心里佩服,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之至。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譚孝移品行端方,素來的好處,說個不啻口出。東宿聞之,心折首肯。”
“肯”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不到烏江不肯休[bù dào wū jiāng bù kěn xiū]
【解釋】猶不到黃河心不死。同“不到烏江不盡頭”。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世上死生皆為利,不到烏江不肯休。”
【第2句】:深中肯綮[shēn zhōng kěn qǐng]
【解釋】比喻分析深刻,能擊中要害,或能說到點子上。
【示例】這篇文章不長,但是論點明確,深中肯綮,有很強的說服力。
【第3句】:首肯心折[shǒu kěn xīn zhé]
【解釋】心里佩服,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之至。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譚孝移品行端方,素來的好處,說個不啻口出。東宿聞之,心折首肯。”
【第4句】:洞中肯綮[dòng zhōng kěn qǐng]
【解釋】觀察敏銳,言論能掌握問題的關鍵處。
【出處】《元史·韓性傳》:“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達,輒往咨訪,性從容開導,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示例】她說話做事都能洞中肯綮。
【第5句】:惠然肯來[huì rán kěn lái]
【解釋】惠:賜,敬辭。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
【出處】《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示例】你我是患難故交,今復惠然肯來,足見感情,還要說什么套話。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七回
【第6句】:不肯一世[bù kěn yī shì]
【解釋】一世:一時。認為當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同“不可一世”。
【出處】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沉著,極近晉宋人書。往時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
【第7句】:動中肯綮[dòng zhòng kěn qǐng]
【解釋】動:常常;中:切中,打中;肯綮:引申為要害或關鍵。比喻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示例】都中遇事剖析,動中肯綮。 ——《元史·王都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