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肴”的成語(14個)
本文整理了野蔌山肴、山肴海錯等含“肴”的成語14個,其中“肴”結尾的成語7個,“肴”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肴”結尾的成語【第1句】:野蔌山肴[yě sù shān yáo]
【解釋】肴:熟的魚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第2句】:美味佳肴[měi wèi jiā yáo]
【解釋】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出處】王朔《我是你爸爸》:“當馬銳看到父親飽餐了一頓美味佳肴,臉上所露出的滿足和愜意,那種貨真價實的幸福感,才恍然大悟。”
【示例】我們望著面前的美味佳肴,還是沒有食欲。
【第3句】:珍味佳肴[zhēn wèi jiā yáo]
【解釋】在味覺和嗅覺上極令人喜歡的食物。
【示例】面對這么多的珍味佳肴,我沒有絲毫興趣。
【第4句】:美酒嘉肴[měi jiǔ jiā yáo]
【解釋】嘉:美好;肴:下酒的飯菜。指好酒好菜。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是日同衙門官擺著公會筵席,特賀到任,美酒嘉肴,珍羞百味。”
【第5句】:美酒佳肴[měi jiǔ jiā yáo]
【解釋】肴:下酒的飯菜。指好酒好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說。”
【示例】下余二十兩,置辦肥肉大魚,美酒佳肴,敘飲慶功。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七回
【第6句】:旨酒嘉肴[zhǐ jiǔ jiā yáo]
【解釋】旨:味美;嘉:好,美;肴:葷菜。指美酒好菜。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投壺》:“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辭!”
【第7句】:濁酒菲肴[zhuó jiǔ fěi yáo]
【解釋】菲:微薄;肴:葷菜。渾濁的酒,微薄的菜肴
【出處】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今具濁酒菲肴……枉駕來臨,城為周瑜萬幸也。”
“肴”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山肴海錯[shān yáo hǎi cuò]
【解釋】猶言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五五回:“當下山肴海錯,不記其數。”
【第2句】:嘉肴旨酒[jiā yáo zhǐ jiǔ]
【解釋】旨酒:美酒。指美味的酒食。
【出處】晉·鈕滔母《與從弟孝徵書》:“夫嘉肴旨酒,非不美也,夏禹盛以陶豆,殷紂貯以玉杯,而此圣已興,彼愚以滅。”
【第3句】:山肴野蔌[shān yáo yě sù]
【解釋】肴:熟的魚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示例】今日難得二位將軍到此,山肴野蔌,且權當接風。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三十五回
【第4句】:佳肴美饌[jiā yáo měi zhuàn]
【解釋】饌:食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1回:“兩口兒自去廚下安排些佳肴美饌酒食,管待武松。”
【第5句】:佳肴美味[jiā yáo měi wèi]
【解釋】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因此蕭后日常飲恨,眉頭不展,憑你佳肴美味,拿到面前,亦不喜吃。”
【示例】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1章:“但她現在已經優雅地坐在了這里,品嘗著佳肴美味……”
【第6句】:珍肴異饌[zhēn yáo yì zhuàn]
【解釋】肴:菜肴;異:特別的;饌:飯食。珍貴而奇特的食物。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肴異饌,排下筵席,管待眾頭領。”
【第7句】:嘉肴美饌[jiā yáo měi zhuàn]
【解釋】肴:做熟的魚肉等;饌:飲食。美味的飯菜美食。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允預備嘉肴美饌,候呂布至,允出門迎迓,接入后堂,延之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