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戾”的成語(14個)
本文整理了粒米狼戾、剛戾自用等含“戾”的成語14個,其中“戾”結尾的成語5個,“戾”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戾”結尾的成語【第1句】:粒米狼戾[lì mǐ láng lì]
【解釋】谷粒撒得滿地都是。形容糧食充盈。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樂歲,粒米狼戾?!?/p>
【示例】今歲再得一稔,想見粒米狼戾。 ——《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八年》
【第2句】:自取罪戾[zì qǔ zuì lì]
【解釋】指自招罪過。亦作“自取咎戾”。
【出處】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二回:“豈不知元帥虎威,馬到成功?焉敢復生貳心,自取罪戾?!?/p>
【第3句】:和氣致祥,乖氣致戾[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lì]
【解釋】和氣:和睦;乖氣:不和順;戾:罪過。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災禍。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中卷:“和氣致祥,乖氣致戾,處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第4句】:自取咎戾[zì qǔ jiù lì]
【解釋】指自招罪過。同“自取罪戾”。
【出處】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目下大敵當前,萬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第5句】:鷙狠狼戾[zhì hěn láng lì]
【解釋】形容兇狠乖戾。
【出處】元·脫脫《金史》卷一百十一:“塔為人鷙狠狼戾,好結小人,不聽朝廷節制。”
“戾”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剛戾自用[gāng lì zì yòng]
【解釋】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同“剛愎自用”。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p>
【第2句】:鳶飛戾天[yuān fēi lì tiān]
【解釋】鳶:又名黑耳鳶,一種兇猛的鳥;戾:至,到。比喻為功名利祿而極力高攀。
【出處】《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示例】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吳均《與朱元思書》
【第3句】:愆戾山積[qiān lì shān jī]
【解釋】愆:過失;戾:罪過。罪過很多,累積如山。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劉封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質以來,愆戾山積?!?/p>
【示例】臣委質以來,愆戾山積,臣猶自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9回
【第4句】:乖氣致戾,和氣致祥[guāi qì zhì lì,hé qì zhì xiáng]
【解釋】乖:不和諧;戾:罪。指不和招致禍患,和睦帶來吉祥。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想到這里,就令人不能不信'乖氣致戾,和氣致祥’這句話了。”
【第5句】:狼戾不仁[láng lì bù rén]
【解釋】狼戾:貪婪、兇狠;不仁:暴虐不人道。形容兇狠殘暴,沒有人性。
【出處】《漢書·嚴助傳》:“閩越王狼戾不仁,殺其骨肉?!?/p>
【示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
【第6句】:翰飛戾天[hàn fēi lì tiān]
【解釋】飛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飛黃騰達。
【示例】他盼望有翰飛戾天的一天。
【第7句】:料戾徹鑒[liào lì chè jiàn]
【解釋】料戾:小窗隙??锥措m小,卻可以把外面看得清清楚楚。
【出處】晉·潘岳《射雉賦》:“衷料戾以徹鑒?!?/p>
【第8句】:暴戾恣睢[bào lì zì suī]
【解釋】暴戾:兇惡、殘暴;恣睢:任意做壞事。形容兇殘橫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暴戾恣雎,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p>
【示例】這位新官,或是慈祥愷惻,叫人感恩;或是暴戾瓷睢,叫人畏懼,做書的人,都不暇細表。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第9句】:攫戾執猛[jué lì zhí měng]
【解釋】攫:奪??;戾:暴;執:捉住。能撲取或捉住強暴兇猛的敵人。形容英勇無敵。
【出處】漢·張衡《南都賦》:“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猛,破堅摧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