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懲”的成語(19個)
本文整理了懲一儆百、哀矜懲創(chuàng)等含“懲”的成語19個,其中“懲”開頭的成語9個,“懲”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懲”開頭的成語【第1句】:懲一儆百[chéng yī jǐng bǎi]
【解釋】懲:懲罰;警: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出處】《漢書·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示例】兄弟今天定要懲一儆百,讓眾人當(dāng)面看看,好叫他們有個怕懼。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六回
【第2句】:懲惡勸善[chéng è quàn shàn]
【解釋】懲:責(zé)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示例】所謂文學(xué)上的人道主義,當(dāng)然不是庸俗的普渡眾生,也不是懲惡勸善。 ——孫犁《秀露集·文學(xué)和生活的路》
【第3句】:懲一警百[chéng yī jǐng bǎi]
【解釋】警:警戒,也做“儆”。指懲罰一人以警戒眾人。
【出處】語出《漢書·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示例】陛下欲剔弊防奸,懲一警百,諸臣用之以借題修隙,斂怨市權(quán)。 ——《明史·黃道周傳》
【第4句】:懲一戒百[chéng yī jiè bǎi]
【解釋】懲罰一人以警戒眾人。同“懲一警百”。
【出處】明·沈釆《千金記》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問,懲一戒百難容忍。”
【第5句】:懲前毖后[chéng qián bì hòu]
【解釋】懲:警戒;毖:謹(jǐn)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xùn),使以后謹(jǐn)慎些,不致再犯。
【出處】《詩經(jīng)·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后患。”
【示例】唐總理懲前毖后,實(shí)不欲再當(dāng)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著頭皮,出去商辦。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回
【第6句】:懲一儆眾[chéng yī jǐng zhòng]
【解釋】懲:懲罰;儆:警告。懲罰一個人,以警戒眾人。
【出處】《清史稿·谷際歧傳》:“若得懲一儆眾,自可群知洗濯。”
【第7句】:懲忿窒欲[chéng fèn zhì yù]
【解釋】懲:懲戒;忿: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憤怒,抑制嗜欲。
【出處】《周易·損》:“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示例】各宜警醒,懲忿窒欲,且休望超凡入道,也是保身安家的正理。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第8句】:懲羹吹虀[chéng gēng chuī jī]
【解釋】羹:濃湯;虀:通“齏”,咸菜。被熱羹燙過的人,吃涼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鑒于以往的教訓(xùn),遇事過分小心,該做的不敢做或舉措失當(dāng)。
【出處】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而瑰瑋特絕之徒,益懲羹吹虀,羞與噲伍。”
【第9句】:懲羹吹齏[chéng gēng chuī jī]
【解釋】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湯;齏:細(xì)切的冷食肉菜。被熱湯燙過嘴,吃冷食時(shí)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過教訓(xùn),遇事過分小心。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九章·惜誦》:“懲于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示例】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bǔ)牢理所宜。 ——宋·陸游《秋興》詩
“懲”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哀矜懲創(chuàng)[āi jīn chěng chuàng]
【解釋】哀、矜:憐憫;創(chuàng):懲罰。愛憐而又責(zé)罰。
【出處】宋·蘇軾《刑賞忠孝之至論》:“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chuàng)之。”
【示例】人的感情是很復(fù)雜的,哀矜懲創(chuàng)的現(xiàn)象時(shí)而有之。
【第2句】:進(jìn)善懲奸[jìn shàn chéng jiān]
【解釋】進(jìn)用善良,懲治奸惡。
【出處】唐·周曇《詠史詩·虞舜》:“進(jìn)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第3句】:除邪懲惡[chú xié chéng è]
【解釋】懲:處罰。清除邪氣,懲辦壞人。
【出處】魯迅《編校后記》:“他愛看俠士小說,固此發(fā)了游俠狂,硬要到各處去除邪懲惡,碰了種種釘子。”
【示例】他的小說大多歌頌除邪懲惡的英雄人物。
【第4句】:進(jìn)善懲惡[jìn shàn chéng è]
【解釋】進(jìn)用善良,懲治奸惡。同“進(jìn)善懲奸”。
【出處】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弼違救失,不以尤悔為慮;進(jìn)善懲惡,不以親讎自嫌。”
【第5句】:扶善懲惡[fú shàn éng è]
【解釋】幫助善良的,打擊邪惡的。
【出處】郭沫若《文學(xué)與社會》:“把愛與憎的感情深刻化,從而加強(qiáng)團(tuán)結(jié)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懲惡的行動。”
【第6句】:小懲大誡[xiǎo chéng dà jiè]
【解釋】懲:懲罰;誡:警告,勸告。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xùn)而不致犯大錯誤。
【出處】《周易·系辭下》:“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示例】悖入非無悖出時(shí),臨歧知悔已嫌遲。小懲大誡由來說,到底貪官不可為。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一回
【第7句】:嚴(yán)懲不貸[yán chéng bù dài]
【解釋】懲:處罰;貸:寬容。嚴(yán)厲懲罰,絕不寬恕。
【出處】明·余繼登《典故紀(jì)聞》:“有或違者,必罰不貸。”
【示例】一概不得擅自釋放或縱令逃逸,違者嚴(yán)懲不貸。 ——毛澤東《中共發(fā)言人關(guān)于命令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談話》
【第8句】:小懲大戒[xiǎo chéng dà jiè]
【解釋】懲:懲罰;戒:勸戒。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xùn)而不致犯大錯誤。
【出處】《周易·系辭下》:“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示例】至于那六百兩銀子,我是并不稀罕,不過借此小懲大戒,也叫你東家曉得點(diǎn)輕重。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一回
【第9句】:勸善懲惡[quàn shàn chéng è]
【解釋】勸:勉勵;懲:責(zé)罰。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出處】《左傳·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示例】其于勸善懲惡之意,片言只字之奇,或可取焉。 ——明·趙弼《效顰集后序》
【第10句】:旌善懲惡[jīng shàn chéng è]
【解釋】表彰好人好事,懲辦惡人惡事。
【出處】《舊唐書·蕭復(fù)傳》:“陛下自返宮闕,勛臣已蒙官爵,唯旌善懲惡,未有區(qū)分。”
【示例】嗚呼,旌善懲惡,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祿之榮,死者沐恩光之賁。 ——明·王士楨《鳴鳳記·封贈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