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撈”的成語(19個)
本文整理了撈一把、大撈一把等含“撈”的成語19個,其中“撈”開頭的成語2個,“撈”在中間的成語1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撈”開頭的成語【第1句】:撈一把[lāo yī bǎ]
【解釋】用不正當(dāng)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出處】王朔《千萬別把我當(dāng)人》:“我們一定要趁熱打鐵,爭取再多搞些活動,大撈一把?!?/p>
【示例】你們這些當(dāng)官的不是真心為了老百姓,就圖撈一把。
【第2句】:撈撈搭搭[lāo lāo dā dā]
【解釋】動手動腳,拉拉扯扯。
【示例】請自重一些,不要在大庭廣眾中撈撈搭搭。
“撈”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大撈一把[dà lāo yī bǎ]
【解釋】乘機(jī)放手攫取利益。
【出處】王朔《千萬別把我當(dāng)人》:“我們一定要趁熱打鐵,爭取再多搞些活動,大撈一把?!?/p>
【示例】他想趁“非典”之機(jī)大撈一把。
【第2句】:捕影撈風(fēng)[bǔ yǐng lāo fēng]
【解釋】撈:隨便拾取。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的根據(jù)。
【出處】清·方成培《雷峰塔·虎阜》:“官司緝匪,火急敢逗留?捕影撈風(fēng)何處有?”
【第3句】:七撈八攘[qī lāo bā rǎng]
【解釋】到處撈摸擾攘。形容思緒紛亂不寧。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59卷:“若存得此心,則氣常時清……睡夢里亦七撈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濁了?!?/p>
【第4句】:井底撈月[jǐng dǐ lāo yuè]
【解釋】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fèi)力氣,根本達(dá)不到目的。
【出處】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示例】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跺做兩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
【第5句】:水中撈月[shuǐ zhōng lāo yuè]
【解釋】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fèi)力氣。
【出處】宋·黃庭堅(jiān)《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p>
【示例】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
【第6句】:混水撈魚[hùn shuǐ lāo yú]
【解釋】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同“混水摸魚”。
【出處】《中國歌謠資料·口吃中國飯》:“何應(yīng)欽,骨頭輕,混水撈魚鬼門經(jīng),口吃中國飯,心向大'皇軍’?!?/p>
【第7句】:海底撈針[hǎi dǐ lāo zhēn]
【解釋】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出處】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三折:“俊兒夫似海內(nèi)尋針,姻緣事在天數(shù)臨,無緣分怎的消任?直耽擱到如今。”
【示例】一面點(diǎn)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yīng)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第8句】:打鳳撈龍[dǎ fèng lāo lóng]
【解釋】鳳、龍: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出處】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須打鳳撈龍,別選元戎?!?/p>
【第9句】:水底撈明月[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解釋】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fèi)力氣。
【出處】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dāng)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p>
【第10句】:海中撈月[hǎi zhōng lāo yuè]
【解釋】比喻勞而無功,白費(fèi)氣力。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臨安府也沒奈何,只得行個文書訪拿,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無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p>
【示例】這點(diǎn)如不弄明了,簡直等于是海中撈月一樣了。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導(dǎo)論二
【第11句】:東撈西摸[dōng lāo xī mō]
【解釋】指盲目地四處求索。
【出處】宋·朱德《答廖子晦》:“蓋性命之理雖微,然就博文約禮實(shí)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須向無形象處東撈西摸,如捕風(fēng)系影?!?/p>
【第12句】:水底撈月[shuǐ dǐ lāo yuè]
【解釋】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fèi)力氣。同“水中撈月”。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xí)錄》卷下:“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聲,卻如水底撈月?!?/p>
【第13句】:寒底撈月[jǐng dǐ lāo yuè]
【解釋】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fèi)力氣,根本達(dá)不到目的。
【出處】元·無名氏《馬陵道》:“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剁做兩三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p>
【第14句】:大海撈針[dà hǎi lāo zhēn]
【解釋】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極難找到。
【出處】元·柯丹丘《荊釵記·誤訃》:“兒,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東海撈針?!?/p>
【示例】要打聽前任巡檢太爺家眷的下落,那真是大海撈針一般,問了半天,沒有人知道的。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百七回
【第15句】:水底撈針[shuǐ dǐ lāo zhēn]
【解釋】在水底下?lián)埔桓?。形容很難找到。
【出處】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三折:“俊兒夫似海內(nèi)尋針,姻緣事在天數(shù)臨,無緣分怎的消任?直耽擱到如今。”
【示例】就是小兒僥幸脫體,也是水底撈針,不知何日到手,豈可擔(dān)閣人家閨女。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九
【第16句】:海底撈月[hǎi dǐ lāo yuè]
【解釋】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fèi)力氣。
【出處】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示例】訪拿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底撈月。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
【第17句】:東海撈針[dōng hǎi lāo zhēn]
【解釋】從大海底下?lián)迫∫桓?,形容非常難達(dá)到目的。
【出處】元·柯丹丘《荊釵記·誤訃》:“兒,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東海撈針?!?/p>
【示例】你真有幸,遇大德。若是僥幸貪夫,一似東海撈針,怎得。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四德記·待主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