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炊”的成語(31個)
本文整理了炊臼之戚、稱薪而爨,數粒乃炊、煎膏炊骨等含“炊”的成語31個,其中“炊”開頭的成語13個,“炊”結尾的成語8個,“炊”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炊”開頭的成語【第1句】:炊臼之戚[chuī jiù zhī qī]
【解釋】比喻喪妻。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夢》:“賈客張瞻將歸,夢炊于臼,問王生。生言:'君歸,不見妻矣。臼中炊,固無釜也。’賈客至家,妻果卒已數月。”無釜,諧音“無婦”。
【示例】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聞有炊臼之戚。 ——明·李東陽《與顧天錫書》
【第2句】:炊沙作糜[chuī shā zuò mí]
【解釋】煮沙子作飯。比喻徒勞無功,白費氣力。
【出處】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第3句】:炊粱跨衛[chuī liáng kuà wèi]
【解釋】衛,驢的別名。用高粱做飯,騎驢子代步。形容簡樸的生活。
【出處】清·鈕琇《觚剩·蔣山傭》:“[顧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輿,而炊粱跨衛,乃此身安處也。’”
【第4句】:炊鮮漉清[chuī xiān lù qīng]
【解釋】指煮魚濾酒。
【示例】他們一家人炊鮮漉清,玩得十分開心。
【第5句】:炊沙鏤冰[chuī shā lòu bīng]
【解釋】炊沙不能成飯,刻冰不能作器。比喻徒勞無功。
【出處】宋·張淏《云谷雜記》卷首:“絕編壞簡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第6句】:炊骨爨骸[chuī gǔ cuàn hái]
【解釋】指軍隊沒有糧食,只好拿人馬的骨骸來做飯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鵠形菜色皆窮民饑餓之形;炊骨爨骸謂軍中乏糧之慘。”
【第7句】:炊沙作飯[chuī shā zuò fàn]
【解釋】煮沙子作飯。比喻徒勞無功,白費氣力。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
【示例】他經常干一些“炊沙作飯”之類的愚蠢事情。
【第8句】:炊金饌玉[chuī jīn zhuàn yù]
【解釋】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肴。
【出處】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示例】此邦百萬多豪家,炊金饌玉紛如麻。 ——清·施潤章《悲老牛》詩
【第9句】:炊砂作飯[chuī shā zuò fàn]
【解釋】砂,同“沙”。煮沙子作飯。比喻徒勞無功,白費氣力。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一本作“炊砂作飯”。
【示例】炊砂作飯的人不值一笑。
【第10句】:炊瓊爇桂[chuī qióng ruò guì]
【解釋】煮玉燒桂。比喻物價高昂。
【出處】唐·林寬《獻同年孔郎中》詩:“炊瓊爇桂帝關居,賣盡寒衣典盡書。”
【第11句】:炊金爨玉[chuī jīn cuàn yù]
【解釋】炊:燒火做飯;爨:燒火做飯。用金玉做飯。比喻飲食珍貴,待客熱情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白飯青芻,待仆馬之厚;炊金爨玉,謝款客之隆。”
【第12句】:炊臼之痛[chuī jiù zhī tòng]
【解釋】比喻喪妻。同“炊臼之戚”。
【出處】清·查為仁《蓮坡詩話》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詩甚多。”
【第13句】:炊沙成飯[chuī shā chéng fàn]
【解釋】煮沙子做飯。比喻費力而無用。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食。”
“炊”結尾的成語【第1句】:稱薪而爨,數粒乃炊[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lì nǎi chuī]
【解釋】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著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接疏》:“明者舉大略細,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豈肯稱薪而爨,數粒乃炊,并瑕棄璧。”
【第2句】:轢釜待炊[lì fǔ dài chuī]
【解釋】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
【示例】轢釜待炊的日子真讓人寒心。
【第3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解釋】即使是聰明能干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
【出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三卷:“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示例】缺乏生活知識,任何有藝術技巧的人也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秦牧《<藝海拾貝>跋》
【第4句】:數米而炊[shǔ mǐ ér chuī]
【解釋】炊:燒火做飯。數著米粒做飯。比喻計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難。
【出處】《莊子·庚桑楚》:“簡發而櫛,數米而炊。”
【示例】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
【第5句】:無米之炊[wú mǐ zhī chuī]
【解釋】炊:做飯。比喻缺少必要條件無法辦成的事。
【出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示例】無米之炊,是人力所做不到的。 ——魯迅《兩地書》八三
【第6句】:米已成炊[mǐ yǐ chéng chuī]
【解釋】比喻事已做出,無可挽回。
【示例】事前沒計劃好,現在米已成炊,要亡羊補牢也來不及了。
【第7句】:析骨而炊[xī gǔ ér chuī]
【解釋】同“析骸以爨”。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出處】《史記·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第8句】:稱薪而爨,數米而炊[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mǐ ér chuī]
【解釋】薪:柴;爨:燒火煮飯。稱柴草,數米粒做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出處】《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炊”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煎膏炊骨[jiān gāo chuī gǔ]
【解釋】煎油脂燒骨頭。比喻殘酷的壓榨。
【出處】明·王士楨《鳴鳳記·鄢趙爭寵》:“監司昨日興常例,煎膏炊骨民無計。”
【第2句】:晨炊星飯[chén chuī xīng fàn]
【解釋】清晨燒早飯,入夜才吃晚飯。形容早出晚歸,整日辛勤勞苦。
【出處】《舊唐書·張廷珪傳》:“又役鬼不可,唯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饑渴所致,疾疹交集。”
【第3句】:鏤冰炊礫[lòu bīng chuī lì]
【解釋】比喻徒勞無益。
【出處】語出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示例】楮葉工夫,辛苦似,鏤冰炊礫。 ——宋·劉克莊《滿江紅》詞
【第4句】:一炊之夢[yī chuī zhī mèng]
【解釋】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后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出處】唐·李泌《枕中記》:“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于邸中,顧呂翁在旁,主人蒸黃梁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
【第5句】:殺雞炊黍[shā jī chuī shǔ]
【解釋】殺雞作黍飯。引申為盛情款待賓客。
【出處】《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示例】哥哥,您兄弟在家殺雞炊黍等待哥哥相會。哥哥,你休失信也。 ——元·宮大用《范張雞黍》楔子
【第6句】:饌玉炊金[zhuàn yù chuī jīn]
【解釋】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肴。
【出處】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示例】焚香列鼎奉君王,饌玉炊金飽即妨。 ——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
【第7句】:食玉炊桂[shí yù chuī guì]
【解釋】食品貴如油,燃料貴如桂。比喻物價昂貴。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示例】巫咸上天皋陶遠,食玉炊桂不可居。 ——清·陳夢雷《行路難》詩
【第8句】:數米而炊,稱柴而爨[shǔ mǐ ér chuī,chēng chái ér cuàn]
【解釋】爨:燒火煮飯。指稱柴草,數米粒做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出處】《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示例】因有這四愿、五恨,心常不足,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
【第9句】:饌玉炊珠[zhuàn yù chuī zhū]
【解釋】食品貴如玉,燃料貴似金。原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后形容生活奢華。
【出處】語出《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
【示例】更置循王田租六十四萬斛,聽君饌玉炊珠果其腹。 ——清·趙翼《余既答稚存黃金之嘲乃又有詩來索戰再作長句報之》
【第10句】:爨桂炊玉[cuàn guì chuī yù]
【解釋】爨:炊。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出處】宋·司馬光《答劉蒙書》:“月俸不及數萬,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