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結尾的成語243個(含解釋和出處)
百問中文為您整理了阿斗太子、荻塘女子、愚夫俗子等“子”結尾的成語243個,包括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第1句】:阿斗太子[ā dǒu tài zǐ]
【解釋】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此人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后指懦弱無能的人。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丈夫是個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諸葛亮,也只好嘆口氣。”
【第2句】:荻塘女子[dí táng nǚ zǐ]
【解釋】鷺的一種別稱。
【出處】清·厲荃《事物異名錄·禽鳥·鷺鷥》:“東坡詩稱鷺為雪衣兒,杜牧賦稱風標公子,《廣記》云,獲塘女子。”
【第3句】:愚夫俗子[yú fū sú zǐ]
【解釋】指愚魯凡俗的人。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七回:“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當飯。”
【示例】不惟愚夫俗子惑于其術,乃至學土大夫亦皆尊其教而趨習之。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第4句】:捧心西子[pěng xīn xī zǐ]
【解釋】西子: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皺眉,仍然顯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嬌弱之態。
【出處】《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示例】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第5句】:白板天子[bái bǎn tiān zǐ]
【解釋】沒有國璽的皇帝。
【出處】《南齊書·輿服志》:“乘輿傳國璽,秦璽也。晉中原亂沒胡,江左初無之,北方人呼晉家為'白板天子’。”
【第6句】:江湖騙子[jiāng hú piàn zi]
【解釋】指闖蕩江湖靠賣假藥、算命等騙人謀生的人或招搖撞騙的人。
【出處】王仲方《<騙子列傳>序》:“近幾年來,發生了不少詐騙事件,出現了一些各式各樣的騙子,其中有政治騙子、經濟騙子、文化騙子和江湖騙子。”
【示例】我們不能相信江湖騙子的話。
【第7句】:一塌刮子[yī tā guā zi]
【解釋】總共加在一起。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六十四回:“倪當仔耐啥格事體實梗格發極,一塌刮子少仔幾百洋錢,也用勿著實梗樣式啘。”
【示例】盡管你昨天朝人家磕頭跪拜求過,——拉過交情,得過好處,今天輪到人來求你了,就要把昨天的事情忘記得一塌刮子精光! ——茅盾《多角關系》五
【第8句】:虎父無犬子[hǔ fù wú quǎn zǐ]
【解釋】勇猛的父親不會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獎別人的子輩。
【出處】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最后的貴族》:“以十九歲之妙齡弱質,凌數千里之莽濤瘴霧,亦可謂虎父無犬子也。”
【示例】真是虎父無犬子,周驤是一個不錯的孩子。
【第9句】:斷線鷂子[duàn xiàn yào zǐ]
【解釋】猶言斷線風箏。鷂子,指紙鳶,鳥形風箏。
【出處】《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若是這廝識局知趣,見機而作,恰是斷線鷂子,一般再也不來,落得先前受用一番,且又完名全節。”
【第10句】:上清童子[shàng qīng tóng zǐ]
【解釋】錢的別名。
【出處】唐·鄭還古《博異志》:“貞觀中岑文本于山頂避暑,有叩門云:上清童子。岑問曰:衣服皆輕細,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銖服。”
【第11句】:不入獸穴,不得獸子[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
【解釋】不進野獸窩,不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出處】《北史·韋佑傳》:“古人稱不入獸穴,不得獸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第12句】:孽障種子[niè zhàng zhǒng zǐ]
【解釋】舊時長輩責罵不肖子弟的話。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我老年不幸,把兒子、媳婦都亡化了,丟下這個孽障種子,還不曾娶得一個孫媳婦,今年已十八歲了。”
【第13句】:眼里揉不下沙子[yǎn lǐ róu bù xià shā zi]
【解釋】眼睛里不能揉下去沙子。比喻不能容忍不合理、不公平的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奶奶寬洪大量,我卻眼里揉不下沙子去。”
【第14句】:忠臣孝子[zhōng chén xiào zǐ]
【解釋】對君主盡忠對父母盡孝的人。
【出處】《荀子·禮論》:“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
【示例】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5回:“大凡忠臣孝子,存心最正,去仙最近。”
【第15句】:捧心效西子[pěng xīn xiào xī zǐ]
【解釋】效:仿效。丑人用手捫著胸口學西施模樣,反而愈顯其丑。比喻胡亂模仿,效果極壞。
【出處】《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示例】我豈醫巫魘勝者耶?汝欲自捧心效西子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
【第16句】:撒丫子[sā yā zǐ]
【解釋】抬腿走開或奔跑,開溜。
【示例】每到關鍵時刻,他就撒丫子了。
【第17句】:婦人孺子[fù rén rú zǐ]
【解釋】婦女孩子。
【出處】《教戰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
【第18句】:封妻蔭子[fēng qī yìn zǐ]
【解釋】君主時代功臣的妻得到封贈,子孫世襲官爵。舊時指為官的榮耀。
【出處】《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八》:“封妻蔭子,準格合得者,亦與施行。”
【示例】將來到疆場,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也不枉了一個青史留名。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
【第19句】:王孫公子[wáng sūn gōng zǐ]
【解釋】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示例】從來仕宦官員,王孫公子,要討美妾的都到廣陵郡來揀擇聘娶。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第20句】:狗腿子[gǒu tuǐ zǐ]
【解釋】走狗,為惡勢力效勞幫兇的人。
【出處】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殺的所謂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窮人。”
【第21句】:天之驕子[tiān zhī jiāo zǐ]
【解釋】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為父母溺愛、放肆不受管束的兒子。
【出處】《漢書·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示例】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上去,這人便是天之驕子。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九》
【第22句】:有兩下子[yǒu liǎng xià zǐ]
【解釋】比喻有點本領。
【示例】這個人不簡單,真是有兩下子。
【第23句】:書呆子[shū dāi zǐ]
【解釋】指只知讀書而缺乏實際知識的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0回:“老夫素日常聽人說,讀書人每每讀到后來入了魔境,要變成'書呆子’。”
【示例】科甲出身的,總不免書呆子的味道。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
【第24句】:唐突西子[táng tū xī zǐ]
【解釋】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時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貶低了美的。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
【示例】前書可謂刻畫無鹽,唐突西子矣。 ——清·惲敬《與李汀洲》
【第25句】:硬門檻子[yìng mén kǎn zǐ]
【解釋】比喻不易克服的困難。
【示例】我碰上了這個硬門檻子。
【第26句】:耍嘴皮子[shuǎ zuǐ pí zi]
【解釋】指光說不做。也指賣弄口才(含貶義)。
【示例】他只有耍嘴皮子的本事。
【第27句】:有其父必有其子[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解釋】有什么樣的父親一定會有什么樣的兒子。形容父親對子女的影響極大。
【出處】《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示例】想你父親,也不曾弱了。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元·白仁甫《東墻記》第三折
【第28句】:豈弟君子[kǎi tì jūn zǐ]
【解釋】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出處】《詩經·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示例】轎子將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第29句】:志誠君子[zhì chéng jūn zǐ]
【解釋】志行誠篤高尚的人。
【出處】明·徐霖《繡襦記·姨鴇夸機》:“他是個志誠君子,與別人不同,怎么開口起發他的?”
【第30句】:經史百子[jīng shǐ bǎi zǐ]
【解釋】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
【第31句】:二桿子[èr gān zǐ]
【解釋】指人的脾氣莽撞、火爆。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這些各村集中起來的'二桿子’后生,在公社武裝專干的帶領下,在集市上沒收農民的豬肉、糧食和一切當時禁賣的東西。”
【示例】你那二桿子勁兒也該改改了。
【第32句】:良家子[liáng jiā zǐ]
【解釋】舊指良家的子女。漢代把技藝、商賈、工匠等都劃在良家之外。
【出處】《漢書·地理志下》:“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
【示例】歸元賢大夫,斷脰良家子。 ——明·顧炎武《秋山》
【第33句】:扣帽子[kòu mào zǐ]
【解釋】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頭上。
【出處】郭光《僅僅是開始》:“他瞪著眼給我扣帽子,說我鬧溫情。”
【第34句】:販夫俗子[fàn fū sú zǐ]
【解釋】販夫:指販賣貨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販等下層平民。
【出處】明·顧大典《青衫記·茶客娶興》:“況且劉員外是個為客的人,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著他。”
【第35句】:賣妻鬻子[mài qī yù zǐ]
【解釋】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
【出處】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兒女,只因命運淹蹇,又值惡薄時年,賣妻鬻子,家業凋零。”
【示例】可憐百姓已賣妻鬻子,啼饑號寒,還有甚么錢財,上應征求?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十九回
【第36句】:抓破臉子[zhuā pò liǎn zǐ]
【解釋】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出處】張天翼《清明時節》二:“我一直忍住了沒跟人抓破臉子,你莫逼得太狠。”
【第37句】:過河卒子[guò hé zú zǐ]
【解釋】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出處】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示例】他覺得自己成了過河卒子,沒有退路。
【第38句】: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wài jǔ bù yǐn chóu,nèi jǔ bù yǐn zǐ]
【解釋】舉:推薦;隱:隱瞞;失:失掉;親:親屬。推薦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遺棄,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遺漏。形容辦事公正。
【出處】《史記·晉世家》:“祁奚可謂不黨矣,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
【第39句】:目無余子[mù wú yú zǐ]
【解釋】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出處】《后漢書·禰衡傳》:“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
【示例】聽他口氣,已是目無余子。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
【第40句】:碰釘子[pèng dìng zǐ]
【解釋】指遭到拒絕。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何況給別人說話,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釘子?”
【示例】他連日奔波募款,卻四處碰釘子,深感懊惱沮喪。
【第41句】:讀書種子[dú shū zhǒng zǐ]
【解釋】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
【示例】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明史·方孝孺傳》
【第42句】:名流巨子[míng liú jù zǐ]
【解釋】著名人士與重要人物。
【出處】蕭乾《未帶地圖的旅人》:“憑著個人奮斗而出人頭地,不是變成百萬富翁,就是當上名流巨子。”
【示例】他做夢都想躋身于名流巨子之列
【第43句】:勞什子[láo shí zi]
【解釋】指討厭的東西。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識,還說靈不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1回:“我只插鎊了這一點勞什子,還覺著怪寒磣的。”
【第44句】:叫化子[jiào huā zǐ]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示例】自覺沒趣丟臉,像趕在洋車后面的叫化子,跑了好些路,沒討到手一個小錢,要停下來卻又不甘心。 ——錢鐘書《圍城》
【第45句】:花花公子[huā huā gōng zǐ]
【解釋】指衣著華麗,只會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弟。
【出處】清·張南莊《何典》第六回:“活死人便知他是個仗官托勢的花花公子了。”
【示例】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橫行無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勢的宰相家丁。 ——魯迅《二丑藝術》
【第46句】:戴高帽子[dài gāo mào zǐ]
【解釋】吹捧、恭維別人。
【出處】《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道暉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仰頭舉肘,拜于屐上,自言學士比三公。”
【示例】老父聞說此處最喜奉承,北邊俗語叫做愛戴高帽子。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7回
【第47句】:先小人,后君子[xiān xiǎo rén,hòu jūn zǐ]
【解釋】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計較利益得失的話說在前頭,然后再講情誼。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九回:“化這們說。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示例】咱們先小人,后君子。說明了,我可就給一間的房錢。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十二回
【第48句】:捅婁子[tǒng lóu zǐ]
【示例】你不要給我捅婁子了
【第49句】:真龍天子[zhēn lóng tiān zǐ]
【解釋】舊時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以為皇帝的代稱。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們都說明朝的氣數完了,真龍天子已經出世,說不定這真龍天子就是李闖王。”
【示例】真龍天子一出世,天下也許就太平了。 ——蕭軍《八月的鄉村》九
【第50句】:草頭天子[cǎo tóu tiān zǐ]
【解釋】強盜的頭領,舊時亦指入山聚眾起義的首領。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蛇無頭而不行,就有個草頭天子出來。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示例】況且草頭天子,他的命數修短,大則關系天下,小則關系一方。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37回
【第51句】:五尺豎子[wǔ chǐ shù zǐ]
【解釋】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同“五尺之童”。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仲尼》:“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
【第52句】:刻畫無鹽,唐突西子[kè huà wú yán,táng tū xī zǐ]
【解釋】刻畫:精細的描繪;無鹽:傳說中的古代丑女;西子:即西施,美女。比喻為了突出丑的而貶低了美的。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底》:“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
【第53句】:擺架子[bǎi jià zǐ]
【解釋】指自高自大,裝腔作勢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林之洋道:'他果另眼相看,俺更要擺架子說大話了。’”
【示例】王朔《無人喝彩》:“他進了一家門臉很親切不擺架子但場面不小座位眾多的飯莊。”
【第54句】:空心架子[kōng xīn jià zǐ]
【解釋】空話、謊言或無實際內容的東西。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么空心架子!”
【第55句】:死要面子[sǐ yào miàn zǐ]
【解釋】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阿巧姐卻是有點如俗語說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記三家出張,頗以為苦。”
【示例】他就是死要面子。
【第56句】:左對孺人,右顧稚子[zuǒ duì rú rén,yòu gù zhì zǐ]
【解釋】孺人:對婦女的尊稱,借指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看顧小孩。指家庭生活
【出處】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人,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第57句】:風流浪子[fēng liú làng zǐ]
【解釋】風流成性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范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指不務正業過著放蕩生活的人。
【示例】我們得采取得當的教育方式來改變這些風流浪子。
【第58句】: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
【解釋】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出處】《后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示例】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某乙》
【第59句】:仁人君子[rén rén jūn zǐ]
【解釋】仁:仁愛。舊稱好心腸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語諷刺偽君子。
【出處】《晉書·刑法志》:“刑之則止,而加之斬戮,戮過其罪,死不可生,縱虐于此,歲以巨計,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聞,而況行之政乎?”
【示例】處于布衣窘迫之中,千金不改其志,端的是仁人君子也。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
【第60句】:須彌芥子[xū mí jiè zǐ]
【解釋】意思是偌大一個須彌山塞進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合適。形容佛法無邊,神通廣大。也形容詩文波詭變幻,才思出眾。
【出處】《維摩經不思議品》:“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
【示例】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鵑鵬斥鷃,小大若為同。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
【第61句】:獨行君子[dú xíng jūn zǐ]
【解釋】舊指士大夫的獨特行為、操守,是一種美稱。
【出處】《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寅初四年詔公卿舉獨行君子,司徒華歆薦之。文帝以為大中大夫,固辭不受。”
【第62句】:拜把子[bài bǎ zǐ]
【解釋】朋友結為異姓兄弟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3回:“你說起拜把子,我說個笑話給你聽。”
【示例】曾樸《孽海花》第19回:“我們老人家給總管連公公是拜把子,是他通的信。”
【第63句】:舍命陪君子[shě mìng péi jūn zǐ]
【解釋】舍:舍棄;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與跟隨對方。
【示例】我舍命陪君子,奉陪到底。
【第64句】:華顛老子[huá diān lǎo zǐ]
【解釋】華:花白;顛:頭頂。指頭發花白的老人。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最難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個,不過綠鬢少年,都換了華顛老子了。”
【第65句】:疑心殺子[yí xīn shā zǐ]
【解釋】因懷疑而殺死親生兒子。比喻對既象又不象的現象不做調查,只憑主觀懷疑著手處理,釀成大錯。
【出處】《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丈人望其真子,撥劍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
【示例】見怪不怪,我正即能辟邪;怕鬼有鬼,疑心適以殺子。 ——清·練塘老漁《聊齋志異跋》
【第66句】:一口吃個胖子[yī kǒu chī gè pàng zi]
【解釋】吃一口飯長成一個胖子。比喻急于求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可是人家說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
【示例】學習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期望一口吃個胖子。
【第67句】:軟釘子[ruǎn dīng zǐ]
【解釋】比喻委婉的回絕或批評。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總辦碰了他這么一個軟釘子,氣的又不敢惱出來,只得和他軟商量。”
【示例】你向他借錢難免要碰軟釘子。
【第68句】:天王老子[tiān wáng lǎo zǐ]
【解釋】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出處】洪深《五奎橋》第一幕:“今天不要說是周鄉紳,就是你們請出天王老子來,也不中用了。”
【示例】天王老子也擋不住改霞到生寶的草棚屋做媳婦去!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
【第69句】:跳出圈子[tiào chū quān zi]
【解釋】比喻擺脫積久而形成的公式化的格式、體裁等。也比喻擺脫習慣勢力、陳腐觀念民加于人的無形枷鎖。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一回:“兩個斗不到三合,李逵托地跳出圈子外來,轉過身,望林子里便走。”
【示例】蘭生回頭一看,史進乘空跳出圈子,轄喇喇一馬跑回本陣去了。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二十七回
【第70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wài jǔ bù bì chóu,nèi jǔ bù bì zǐ]
【解釋】舉:推薦;避:避開;失:失掉;親:親屬。推薦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遺棄,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遺漏。形容辦事公正。
【出處】《呂氏春秋·去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第71句】:破家鬻子[pò jiā yù zǐ]
【解釋】鬻:賣。家族毀壞,賣兒賣女。比喻困苦之極。
【出處】宋·楊萬里《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第72句】:福孫蔭子[fú sūn yìn zǐ]
【解釋】指福蔭及于子孫。
【出處】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葬公婆》:“這墳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孫蔭子也者難料;便蔭得個三公,也濟不得親老。”
【第73句】:不探虎穴,安得虎子[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
【解釋】不進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危險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須的成果。同“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示例】勝敗在人而不在險,唯險而后可以見人之能否也。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冒大險而后能立奇功。 ——宋·陳亮《酌古論·馬援》
【第74句】:軟刀子[ruǎn dāo zǐ]
【解釋】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害和腐蝕的手段。
【出處】魯迅《集外集拾遺·老調子已經唱完》:“我們的老調子,也就是一把軟刀子。”
【示例】軟刀子殺人夠狠。
【第75句】:憑虛公子[píng xū gōng zǐ]
【解釋】憑:依托。比喻假設的人或事。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
【示例】憑虛公子就是子虛先生。
【第76句】:富埒天子[fù liè tiān zǐ]
【解釋】富:富貴;埒:相等。財富與天子相等。形容非常富有。
【出處】《史記·平準書》:“故吳,諸侯也,以即山鑄錢,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第77句】:馬上房子[mǎ shàng fáng zi]
【解釋】指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出處】明·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登壇口授》:“何謂'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過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第78句】:龍生九子[lóng shēng jiǔ zǐ]
【解釋】古代傳說,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出處】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示例】真是龍生九子,各有所長。
【第79句】:捻著鼻子[niǎn (niē) zhé bí zǐ]
【解釋】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氣也不敢發作。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帶了舵公到湯少爺船上磕頭,謝了說情的恩,捻著鼻子回船去了。”
【第80句】:明信公子[míng xìn gōng zǐ]
【解釋】印章的別名。
【出處】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文具·圖章》:“名篆,字少章,號明信公子。”
【第81句】:逆臣賊子[nì chén zéi zǐ]
【解釋】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懷異志的人。
【出處】《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示例】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晉書·王導傳》)
【第82句】:畫荻教子[huà dí jiào zǐ]
【解釋】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元·脫脫《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
【示例】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讓人深受感動。
【第83句】:老油子[lǎo yóu zǐ]
【解釋】指老于算計的人。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看他也不象習于行旅,相當難纏的'老油子’,因而答應容留。”
【第84句】:螟蛉之子[míng líng zhī zǐ]
【解釋】螟蛉:綠色小蟲,寄生蜂蜾贏常捕捉螟蛉,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義子。
【出處】《詩經·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
【示例】周侗年邁,巴不得將平生一十八般武藝,盡心傳授與螟蛉之子。 ——清·錢彩《說岳全傳》
【第85句】:孤臣孽子[gū chén niè zǐ]
【解釋】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出處】《孟子·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示例】我一個人留在蘇州,真正成了一個孤臣孽子了。 ——郭沫若《革命春秋·脫離蔣介石以后》
【第86句】:東家孔子[dōng jiā kǒng zǐ]
【解釋】對孔子的一種稱呼。
【出處】唐·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東家孔子,至德生于上天。”
【第87句】:目空余子[mù kōng yú zǐ]
【解釋】眼里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無人”。
【出處】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對方有弱點,就更加盛氣凌人,目空余子。”
【第88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解釋】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出處】《后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對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于認識論也是真理。 ——毛澤東《實踐論》
【第89句】:戴大帽子[dài dà mào zǐ]
【解釋】比喻給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8回:“中丞穿的是件接衫,也沒有戴大帽子。”
【示例】她最喜歡給人戴大帽子。
【第90句】:黃綿襖子[huáng mián ǎo zǐ]
【解釋】比喻冬天的太陽。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連旬,忽爾開霽。閭里翁媼相呼賀曰:'黃綿襖子出矣。’”
【第91句】:打野鴨子[dǎ yě yā zǐ]
【解釋】捕捉野鴨子,借指業余時間干活掙錢。
【出處】他上班時沒精打采,下班就~。
【示例】他上班時沒精打采,下班就打野鴨子
【第92句】:佳弟子[jiā dì zǐ]
【解釋】佳:好,優。指德才超群的晚輩。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汝是我佳弟子,當不減阮主簿。”
【示例】石中玉本是個千中之選的佳弟子,偏偏不肯學好。 ——金庸《俠客行》七
【第93句】:莘莘學子[shēn shēn xué zǐ]
【解釋】莘莘:眾多的樣子。眾多的學生。
【出處】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這群莘莘學子,長期苦無出路及至科舉廢止,游學成風,他們便大批地來到日本。”
【第94句】:詞人才子[cí rén cái zǐ]
【解釋】詞人:善于文辭的人。舊指有才華的文人墨客。
【出處】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飛文染墨,則卷盈乎緗帙。”
【示例】當世之詞人才子,孰不欲附名簡末,分榮后祀。 ——清·黃宗羲《辭張郡侯請修郡志書》
【第95句】:風流才子[fēng liú cái zǐ]
【解釋】舊指灑脫不拘,富有才學的人。
【出處】唐·元稹《鶯鶯傳》:“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示例】讀書一目十行,舉筆即便成文,元是個風流才子。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第96句】:人中獅子[rén zhōng shī zǐ]
【解釋】像獅子是獸中之王那樣。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出處】《釋氏要覽》:“天竺大乘沙門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諸國獨步,內外綜博,無籍不練,世人咸曰人中獅子。”
【第97句】:抓牛鼻子[zhuā niú bí zǐ]
【解釋】比喻抓工作能夠抓根本、抓重點。
【示例】處理問題時應該抓牛鼻子。
【第98句】:東家夫子[dōng jiā fū zǐ]
【解釋】東家:指東鄰。鄰家有才德的人。
【出處】清·錢謙益《續次敬仲韻》:“北郭先生生已老,東家夫子子為恭。”
【第99句】:鉆空子[zuān kòng zǐ]
【解釋】指乘隙鉆營投機
【出處】王朔《一點正經沒有》:“這么兩句半話跟大人都說不清楚,讓小人鉆空子。”
【示例】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一片青山了此身》:“萬一他們鉆空子,態度表現不好,我們應及時展開批評。”
100、予末小子[yú mò xiǎo zǐ]
【解釋】帝王對“先王”時指對自己的稱謂。常人用以表示自謙。
【出處】《尚書·顧命》:“王再拜,興,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
【示例】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國命有歸。 ——《舊五代史·恭帝紀》
10【第1句】:掃眉才子[sǎo méi cái zǐ]
【解釋】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
【出處】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楷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示例】掃眉才子何由見,一訊橋邊女校書。 ——明·程嘉燧《閶門訪舊作》
10【第2句】:缺口鑷子[quē kǒu niè zi]
【解釋】鑷子用以拔毛,缺口鑷子則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嗇鬼。
【出處】宋蘇軾《與陳季常書》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視仆之饑飽,如觀越人之肥瘠耳。鄉諺有云'缺口鑷子’者,公識之。”
10【第3句】:屎盆子[shǐ pén zǐ]
【解釋】比喻惡名或壞事。
【出處】王朔《空中小姐》:“那你說我是飯桶也罷了,何苦把這么個屎盆子往我頭上扣。”
【示例】哪能往別人頭上亂扣屎盆子呢?
10【第4句】:數東瓜,道茄子[shǔ dōng guā,dào qié zǐ]
【解釋】形容說話羅唆,沒完沒了。
【出處】《醒世姻緣》第二回:“那珍哥狂蕩了一日回來,正要數東瓜,道茄子,講說打圍的故事。”
【示例】你不要在這里數東瓜,道茄子了。
10【第5句】:廣寒仙子[guǎng hán xiān zǐ]
【解釋】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里的仙子——嫦娥。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環珮濕,似月下歸來飛瓊。那更,香鬢云鬟,清輝玉臂,廣寒仙子也堪并。”
10【第6句】:梨園弟子[lí yuán dì zǐ]
【解釋】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
【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10【第7句】:賊夫人之子[zéi fū rén zhī zǐ]
【解釋】賊:毀壞;夫:這,那。害了人家的兒子。對引導別人犯錯誤者的斥責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示例】晉·孫盛《魏氏春秋》:“盛以此為美談,無乃賊夫人之子與?”
10【第8句】:賣爵贅子[mài jué zhuì zǐ]
【解釋】爵:爵位;贅:抵押。因生活所迫,靠出賣爵位,抵押子女來維持生活。
【出處】《漢書·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10【第9句】:賊臣逆子[zéi chén nì zǐ]
【解釋】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同“賊臣亂子”。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賊臣逆子設陰謀,慮恐國破人消滅。”
【示例】且聞之,自古代有屯剝,賊臣逆子,無世無之。 ——唐·魏徵壽《隋書·煬三子傳》
1【第10句】:磨嘴皮子[mó zuǐ pí zǐ]
【示例】我不想跟你磨嘴皮子。
1【第11句】:棺材瓤子[guān cái ráng zǐ]
【解釋】指快死的老年人。
【出處】王朔《橡皮人》:“我問你,你是不是跟那個老棺材瓤子住在一起?”
【示例】別理他這棺材瓤子。
1【第12句】:散攤子[sàn tān zǐ]
【解釋】散伙,解體。
【示例】他苦心經營的企業就這樣散攤子了。
1【第13句】:拿印把子[ná yìn bà zǐ]
【解釋】指做官掌有實權。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0回:“你雖然候補了多年,如今卻是第一回拿印把子。”
【示例】他有一個拿印把子的老爹,工作不成問題。
1【第14句】:千金之子[qiān jīn zhī zǐ]
【解釋】舊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示例】合抱之木,不生于步仞之丘;千金之子,不出于三家之市。 ——宋·蘇軾《仁宗皇帝御飛白記》
1【第15句】:有仇不報非君子[yǒu chóu bù bào fēi jūn zǐ]
【解釋】有仇不報不算大丈夫。形容人氣質剛毅。
【示例】等大哥出來,咱夫妻伸手將這枝鏢拾下來。有仇不報非君子,那鬼鏢頭引人來捉大哥,豈能就此罷休? ——金庸《書劍恩仇錄》第四回
1【第16句】:醋壇子[cù tán zǐ]
【解釋】裝醋的壇子,指在男女關系上嫉妒心很強的人。
【示例】他們家打爛了醋壇子,整天都不得安寧。
1【第17句】:橡皮釘子[xiàng pí dìng zǐ]
【解釋】猶軟釘子。比喻以婉轉隱晦的方式進行斥責或拒絕。
【出處】茅盾《子夜》:“屠維岳第二次聽出吳蓀甫很挖苦他,也就回敬了一個橡皮釘子。”
【示例】他碰了一個橡皮釘子就只好放棄了。
1【第18句】:婦人女子[fù rén nǜ zǐ]
【解釋】泛指婦女。也常含有輕視婦女柔弱無能的意思。
【出處】唐·李翱《楊烈婦傳》:“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
【示例】阮大鉞趨附權奸,廉恥喪盡,婦人女子,無不唾罵。 ——清·孔尚任《桃花扇》
1【第19句】:凡夫俗子[fán fū sú zǐ]
【解釋】泛指平庸的人。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強斗勇,皆非仙體。”
【示例】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九回
1【第20句】:慈孫孝子[cí sūn xiào zǐ]
【解釋】慈、孝:孝敬奉養。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示例】朕疏郡縣以君諸臣之母,欲以稱慈孫孝子之心。 ——宋·王安石《祖母誥》
1【第21句】:認賊為子[rèn zéi wéi zǐ]
【解釋】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
【出處】《大方廣園覺修多羅經》下卷:“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示例】以斷千古之是非,宜指鐵為金,認賊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 ——宋·朱熹《寄陳同甫書》
1【第22句】:鳳雛麟子[fèng chú lín zǐ]
【解釋】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出處】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1【第23句】:無腸公子[wú cháng gōng zǐ]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登涉》:“稱無腸公子者,蟹也。”
【示例】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
1【第24句】:兔園冊子[tù yuán cè zi]
【解釋】本是唐五代時私塾教授學童的課本。因其內容膚淺,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輕視。后指讀書不多的人奉為秘本的淺陋書籍。
【出處】《新五代我·劉岳傳》:“道行數反顧,楚問岳:'道反顧何為?’岳曰:'遺下《兔園冊》爾。’《兔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
1【第25句】:打腫臉充胖子[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
【解釋】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示例】他就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1【第26句】:賊臣亂子[zéi chén luàn zǐ]
【解釋】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出處】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崔慧景傳》:“臣竊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賊臣亂子者,江夏王與陛下,先臣與鎮軍是也。”
1【第27句】:高陽公子[gāo yáng gōng zǐ]
【解釋】高陽:地名,在今河南杞縣。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高陽公子休閑過,不比尋常賣酒家。”
1【第28句】:愷悌君子[kǎi tì jūn zǐ]
【解釋】愷悌:平易近人;君子:先秦時代對諸侯卿士的美稱。泛指品德優良,平易近人的人。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二年》:“愷悌君子,神所勞矣。”
【示例】紫英黃萼,照灼丹犀,愷悌君子,佩服攸宜。 ——唐·蕭穎士《菊榮五章》
1【第29句】:惡虎不食子[è hǔ bù shí zǐ]
【解釋】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示例】惡虎不食子,她連動物都不如。
1【第30句】:私淑弟子[sī shū dì zǐ]
【解釋】私:私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出處】《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示例】至于世界要人就不然,他們有的是秘書,或是私淑弟子,替他們來做注釋的工作。 ——魯迅《偽自由書·不求甚解》
1【第31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解釋】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示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我們還得親自去一趟。
1【第32句】:裝孫子[zhuāng sūn zǐ]
【解釋】裝可憐相。
【示例】你不要在我面前裝孫子,我不會同情你的。
1【第33句】:后生小子[hòu shēng xiǎo zǐ]
【解釋】指年輕晚輩。
【出處】宋·俞文豹《吹劍四錄》:“恐數十年后老成凋喪,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變而復還。”
【示例】這位老先生,吃飽了晚飯,喜歡說幾句仁義道德的話,勸勸我們后生小子。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
1【第34句】:打腫臉裝胖子[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解釋】比喻沒有能耐或內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1【第35句】:打旋磨子[dǎ xuán mò zǐ]
【解釋】轉動磨子,反復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獻殷勤。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你那姑媽只會打旋磨兒,給我們璉二奶奶跑著借當頭。”
1【第36句】:村夫俗子[cūn fū sú zǐ]
【解釋】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處】清·李漁《風箏誤·鷂誤》:“我雖然不識字,不曉得詩的好歹,只是寫得這幾行子出的,也不是個村夫俗子了。”
【示例】你不要跟這個村夫俗子一般見識。
1【第37句】:撒開鴨子[sā kāi yā zǐ]
【解釋】放開腳步快走。
【示例】他撒開鴨子地跑向終點。
1【第38句】:讀書君子[dú shū jūn zǐ]
【解釋】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末云]敢問小姐常出來么?[紅怒云]先生是讀書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示例】高贊見女兒人物整齊,且又聰明,不肯將他配個平等之,定要揀個讀書君子、才貌兼全的配他,聘禮厚薄到也不論。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
1【第39句】:虎穴得子[hǔ xué dé zǐ]
【解釋】比喻詩文貼切中肯。
【出處】明·郎瑛《七修類稿·佛頂菊》:“先生之作,誠可謂虎穴得子矣!”
1【第40句】:揪辮子[jiū biàn zǐ]
【解釋】抓辮子。比喻抓住對方的短處、缺點作為把柄。
【出處】王朔《誰比誰傻多少》:“不管大家說什么,再不堪入耳,再反動再下流,一不打棍子二不揪辮子三不記黑帳。”
【示例】我們不揪辮子,不打棍子。
1【第41句】:黃口孺子[huáng kǒu rú zǐ]
【解釋】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出處】《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示例】似你這等黃口孺子,定然不認得,吾是西歧大將軍南宮適。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
1【第42句】:耍筆桿子[shuǎ bǐ gǎn zǐ]
【解釋】用筆寫作,玩弄文字。
【示例】這個人只會耍筆桿子玩弄人。
1【第43句】:嬌子如殺子[jiāo zǐ rú shā zǐ]
【解釋】嬌:過分寵愛,嬌慣。過分嬌慣子女,等于害了他們。
1【第44句】:拋妻棄子[pāo qī qì zǐ]
【解釋】拋:丟棄。丟棄妻子兒女。形容逃難時的凄慘狀況或分居兩地的情景。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
1【第45句】:東墻處子[dōng qiáng chǔ zǐ]
【解釋】指鄰居的處女。
【出處】《孟子·告子下》:“踰東家墻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示例】第四笑,鄉閭輩,更誰將古道誇,盼東墻處子摟來嫁。 ——明·孫仁孺《東郭記·綿駒》
1【第46句】:賣爵鬻子[mài jué yù zǐ]
【解釋】鬻:賣。因生活所迫,出賣爵位和子女。
【出處】漢·賈誼《新書·無蓄》:“歲惡不入,賣爵鬻子,既或聞耳矣。”
1【第47句】:牢什古子[láo shí gǔ zi]
【解釋】指討厭的東西。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關在這牢坑里,學這牢什古子。”
1【第48句】:老身長子[lǎo shēn zhǎng zǐ]
【解釋】自己老了,兒子也長大了。
【出處】《荀子·儒效》:“而狂惑戇陋之人,乃始率其群徒,辯其談說,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惡也。”
【示例】老身長子知無憾,泛宅浮家苦未能。 ——宋·陸游《書志》詩
1【第49句】:二三君子[èr sān jūn zǐ]
【解釋】猶二三子。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漢書·楚元王傳》:“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示例】六十老翁無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遺。 ——唐·包佶《戲題諸判官廳壁》詩
1【第50句】:梅妻鶴子[méi qī hè zǐ]
【解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比喻清高或隱居。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
【出處】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二》:“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示例】兆熊說:'像是像,不過,有最重要的一點不像。人家和靖居士是梅妻鶴子,你卻是妻兒成群。’——唐浩明《曾國藩第一部·血祭》第二章四
1【第51句】:虎頭上捉虱子[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i]
【解釋】在老虎頭上捉虱子。比喻干危險的事情。也指不懂厲害,沖撞了惹不起的大人物或勢力。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你偏進去,又不就走,還要虎頭上捉虱子。”
1【第52句】:迂夫子[yū fū zǐ]
【解釋】迂腐的書呆子。
【示例】我不想跟這迂夫子浪費時間。
1【第53句】:左對孺人,顧弄稚子[zuǒ duì rú rén,gù nòng zhì zǐ]
【解釋】孺人:對婦女的尊稱,借指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看顧小孩。指家庭生活
【出處】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稚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遢之盛事。”
1【第54句】:典妻鬻子[diǎn qī yù zǐ]
【解釋】典:典當;鬻:賣。典賣妻子。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出處】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設便民房》:“畝畝窮民何能堪此?勢必傾家蕩產,典妻鬻子以償其用矣。”
【示例】舊社會窮苦人民只有典妻鬻子才能維持生活。
1【第55句】:洛陽才子[luò yáng cái zǐ]
【解釋】本指西漢賈誼。泛指有文學才華的人。
【出處】晉·潘岳《西征賦》:“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示例】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前蜀·韋莊《菩薩蠻》
1【第56句】:亂臣賊子[luàn chén zéi zǐ]
【解釋】亂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懷異志的人。
【出處】《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俱。”
【示例】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亂臣賊子,法至嚴也。 ——清·愛新覺羅·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1【第57句】:擁孺人,抱稚子[yōng rú rén,bào zhì zǐ]
【解釋】孺人:妻子;稚子:幼兒。摟著妻子,抱著孩子。
【出處】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子,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示例】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擁孺人,抱稚子的生活
1【第58句】:娛妻弄子[yú qī nòng zǐ]
【解釋】和妻子兒女玩樂。
【出處】《西游補》第九回:“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一樣是賣國傾朝,謹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璽。”
1【第59句】:大人君子[dà rén jūn zǐ]
【解釋】大人:古代尊稱;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備的人。
【出處】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中宗》:“庸人視之,如推車于太行之險,大人君子視之,一葦可杭之淺者也。”
1【第60句】:畜妻養子[xù qī yǎng zǐ]
【解釋】畜:養育。舊指維持妻子和兒女的生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示例】當日純陽呂祖慮他五百年后不愿質,誤了后人,原不曾說道與你置田買產,畜妻養子,幫做人家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
1【第61句】:繩樞之子[shéng shū zhī zǐ]
【解釋】樞:門上的轉軸;繩樞:用繩子系樞軸,形容貧窮。指貧家子弟。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1【第62句】:睜眼瞎子[zhēng yǎn xiā zǐ]
【解釋】比喻文盲。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他家人老幾輩子沒出過一個先生,睜眼瞎受了多少氣啊!”
【示例】我們要普及掃盲教育,盡快消滅那些睜眼瞎子。
1【第63句】:不探虎穴,不得虎子[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解釋】不進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危險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須的成果。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處】《東觀漢記·班超傳》:“超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1【第64句】:多識君子[duō shí jūn zǐ]
【解釋】指知識廣博的人。
【出處】《新唐書·褚遂良傳》:“人之立身,不可以無學,遂良所謂多識君子哉。”
1【第65句】:敗家子[bài jiā zǐ]
【解釋】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
【出處】陳登科《破壁記》:“你們這些敗家子!只顧自己往上爬,弄虛作假,瞞上欺下!”
【示例】你這個敗家子竟干這等事來。
1【第66句】:一股腦子[yī gǔ nǎo zi]
【解釋】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顧一切地做某件事。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無奈他此時又盼事成,又怕事不成,把害怕、為難、暢快、歡喜,一股腦子攪成一團,一時抓不著話頭兒。”
【示例】久而久之,不論尊卑長幼遠近親疏,一股腦子把稱謂擱起來,都叫別號,尤其怪。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九回
1【第67句】:不孝之子[bù xiào zhī zǐ]
【解釋】不孝順的子孫。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說他不從。”
【示例】請原諒我這個不孝之子吧。
1【第68句】:真命天子[zhēn mìng tiān zǐ]
【解釋】舊時所謂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識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示例】我早就算定真命天子已經降世。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第八十回
1【第69句】:街溜子[jiē liū zǐ]
【解釋】指游蕩街衢、不務正業的奸滑之徒。
【示例】請收起你的街溜子形象,踏踏實實地工作。
1【第70句】:王八羔子[wáng bā gāo zǐ]
【解釋】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吳二浪子那個王八羔子,我們在牢里的時候,他同賈大妮子天天在一塊兒。”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吳二浪子那個王八羔子,我們在牢里的時候,他同賈大妮子天天在一塊兒。”
【示例】怕什么?屁的事也沒!看他金家這群王八羔子怎放人!你正大光明來竄門子,誰家的龜兒子看見你和我睡覺了?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50章
1【第71句】:不入獸穴,安得獸子[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
【解釋】不進野獸窩,怎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出處】《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1【第72句】:亂扣帽子[luàn kòu mào zǐ]
【解釋】指隨意給別人定性。
【示例】亂扣帽子的行為是行不通的。
1【第73句】:戴綠帽子[dài lǜ mào zǐ]
【解釋】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錢是有了,精力卻嫌不足,姬妾滿眼,廣田自荒,說不定還會戴上綠帽子,人生憾事,莫過于此。”
【示例】她給丈夫戴綠帽子。
1【第74句】: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解釋】舊時指品行端正的人。現多作諷刺的用法,指假裝正經的人。
【出處】《舊唐書·崔胤傳》:“胤所悅者阘茸下輩,所惡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懼,朝不保夕。”
【示例】旬這樣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氣,有肝膽,相與了這樣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1【第75句】:五尺童子[wǔ chǐ tóng zǐ]
【解釋】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兒童的身高。泛指兒童。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示例】梁啟超《近世文明初祖培根笛卡兒之學說》:“歐美五尺童子所莫不欽誦,而吾國人所當探求其故者也。”
1【第76句】:老八輩子[lǎo bā bèi zǐ]
【解釋】極為古老、陳舊的。
【示例】那是老八輩子的東西,如今可不時興了。
1【第77句】:金衣公子[jīn yī gōng zǐ]
【解釋】黃鸝的別稱,也叫黃鶯。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上:“明皇每于禁苑中見黃鶯,常呼之為金衣公子。”
【示例】金衣公子絳桃花,飛下喬林過錦江。 ——元·王惲《錢舜舉桃花黃鶯圖》
1【第78句】:翹辮子[qiào biàn zǐ]
【解釋】清代男人也梳辮子,劊子手殺人時要把辮子提起,翹辮子指殺頭。借指死亡。
【示例】等她翹辮子時,子女們就會爭奪財產了。
1【第79句】:繞脖子[rào bó zǐ]
【解釋】說話、做事繞彎子。形容言語、事情折費思索。
【出處】馮驥才《鋪花的歧路》:“算了,我不和你繞脖子了。”
1【第80句】:賢人君子[xián rén jūn zǐ]
【解釋】指有才有德的人。
【出處】唐·陳子昂《明必得賢科》:“凡賢人君子,未嘗不思效用,但無其類獲進,所以湮沒于時。”
1【第81句】:土包子[tǔ bāo zǐ]
【解釋】指沒有見過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說別人,有輕蔑意。如果是說自己,有自謙意。
【出處】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有些人輕視本地干部,譏笑本地干部,他們說:'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示例】我就是土生土長的柳村人,土包子一個。
1【第82句】:舉仇舉子[jǔ chóu jǔ zǐ]
【解釋】舉:推薦;仇:仇敵;子:兒子。既推薦仇敵,也推薦兒子。形容辦事公正。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為中軍尉。”
【示例】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舉仇舉子之事,載之傳中而稱美之,而謂之忠。 ——唐·韓愈《送齊滜下第序》
1【第83句】:管城子[guǎn chéng zǐ]
【解釋】毛筆的別名。
【出處】唐·韓愈《毛穎傳》:“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
【示例】拔毫已付管城子,爛首曾封關內侯。 ——宋·劉過《羊腰腎羹》
1【第84句】:狗拿耗子[gǒu ná hào zǐ]
【解釋】(歇后語)多管閑事。狗的職責是看守門戶,貓是專捉老鼠的,所以狗替貓捉老鼠,就是多管閑事。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你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幾篇兒幾篇兒。”
【示例】你這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1【第85句】:佳人才子[jiā rén cái zǐ]
【解釋】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橫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當,有婚姻或愛情關系的青年男女。
【出處】唐·李隱《瀟湘錄·呼延冀》:“妾既與君匹偶,諸鄰皆謂之才子佳人。”宋·柳永《玉女搖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依。”
【示例】如今我國的小說戲曲太不講究了,佳人才子,千篇一律。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
1【第86句】:高業弟子[gāo yè dì zǐ]
【解釋】高業:高才,對別人學生的敬稱。學業優異的學生。
【出處】《后漢書·鄭玄傳》:“馬融門徒四百余人,升堂進者五十余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于玄。”
1【第87句】:彈丸黑子[dàn wán hēi zǐ]
【解釋】比喻極小。亦作“彈丸黑志”。
【出處】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示例】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獨完,桐小縣,僅彈丸黑子。 ——清·戴名世《<孑遺錄>自序》
1【第88句】:鞠躬君子[jū gōng jūn zǐ]
【解釋】指謹敬盡職的人。
1【第89句】:三尺童子[sān chǐ tóng zǐ]
【解釋】指年幼不懂事的兒童。
【出處】《宋史·胡銓傳》:“夫三尺童子至無識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則怫然怒。”
【示例】請不要相信這三尺童子的胡言。
1【第90句】:事急無君子[shì jí wú jūn zǐ]
【解釋】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邦杰道:'好一匹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無君子,只得借他來騎騎。’”
【示例】叔寶跟進城門,事急無君子,當街跪下稟道:'小的是山東濟南府解戶,伺候老爺領回批。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回
1【第91句】:河東獅子[hé dōng shī zi]
【解釋】舊指妒悍的婦女。
【出處】明·梅鼎祚《玉合記·砥節》:“吼動河東獅子,驚回海底鷗兒。”
【示例】倘入侯門,河東獅子,雖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須生妒。 ——《西湖佳話·西泠韻跡》
1【第92句】:全軀保妻子[quán qū bǎo qī zǐ]
【解釋】比喻只顧保全自己的身軀和保護家屬的平安。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仆誠私心痛之。”
【示例】適張子布等,又勸主公休動兵,力主降議,此皆全軀保妻子之臣,為自謀之計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1【第93句】:游閑公子[yóu xián gōng zǐ]
【解釋】指游手好閑的富家子弟。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游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
【示例】于是游閑公子,暇豫王孫。 ——漢·馬融《長笛賦》
1【第94句】:狗追耗子[gǒu zhuī hào zǐ]
【解釋】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閑事。同“狗拿耗子”。
【出處】周立波《暴風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閑事?”
1【第95句】:庸夫俗子[yōng fū sú zǐ]
【解釋】平庸無能,見識淺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出處】宋·魏了翁《水調歌頭》詞:“高氏八千石,騶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錦繡里家鄉。”
【示例】若然貪圖安樂,靠人營生,乃是庸夫俗子所為,豈是你我終身事業?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二十七回
1【第96句】:須眉男子[xū méi nán zǐ]
【解釋】須眉:胡須和眉毛。古時男子以須、眉長得稠密為美。指堂堂的男子漢。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俠女散財殉節》:“丫環之中,尚有全忠全孝頂天立地之人,何況須眉男子。”
【示例】臨事作為,卻又有才有膽,賽過須眉男子。 ——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三回
1【第97句】:百家諸子[bǎi jiā zhū zǐ]
【解釋】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等。后來對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
【出處】晉·常璩《華陽國志·梓橦人士》:“自五經四部、百家諸子、伎藝算計、卜數醫術。”
1【第98句】:認賊作子[rèn zéi zuò zǐ]
【解釋】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同“認賊為子”。
【出處】明·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有一等顛倒喪志,投東覓西,失卻眼前至寶,這便是認賊作子。”
【示例】不正其名而言其實,紾戾不通,至于如是,徒使人害于名則已耳!乃至指鹿為馬,認賊作子。 ——章炳麟《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
1【第99句】:火妻灰子[huǒ qī huī zǐ]
【解釋】焚妻滅子。指毀棄家室。
【出處】漢·楊雄《法言·淵騫》:“離(要離)也,火妻灰子,以求反于慶忌,實蛛蝥之劘也,焉可謂之義也?”李軌注:“離,山平人,而焚燒妻子,詐為吳讎,求信于慶忌,反而刺之。”
200、謙謙君子[qiān qiān jūn zǐ]
【解釋】指謙虛而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處】《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示例】俺這等謙謙君子,須不比泛泛庸徒。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
20【第1句】:二流子[èr liú zǐ]
【解釋】不務正業游手好閑的人。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他父親后來成了前后村莊有名的二流子。”
【示例】他是一個二流子。
20【第2句】:殺彘教子[shā zhì jiào zǐ]
【解釋】彘:豬。父母說話算數,教子誠實無欺。
【出處】《韓非子·外諸說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曾子曰:'……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20【第3句】:博物君子[bó wù jūn zǐ]
【解釋】指博學多識的人。
【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后漢書·周榮傳》:“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墳》之篇,《五集》之策,無所不覽。”
【示例】然子產既云博物君子,太叔乃為諸侯之選,國之大事,無過喪葬,必是義有吉兇,斯等豈得不用? ——《舊唐書·呂才傳》
20【第4句】:半吊子[bàn diào zǐ]
【解釋】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出處】不必理會那個~。
【示例】不必理會那個半吊子
20【第5句】:不當人子[bù dāng rén zǐ]
【解釋】表示歉意或感謝的話,意思是罪過,不敢當。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多謝厚情,只是無功受祿,不當人子,老漢轉來,定當奉酬。”
【示例】我們都是煙火鄰居,遇著這樣大事,理該效勞。卻又還破費老師父,不當人子。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20【第6句】:將門無犬子[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
【解釋】將門:將、相的家庭。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不會有庸才俗輩。
【示例】俗話說:將門無犬子,他一定大有出息的。
20【第7句】:入室弟子[rù shì dì zǐ]
【解釋】入室:到家;弟子:學生,徒弟。指學問技能得師傳達到高深境地的學生或門徒。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示例】雖受業門徒,非入室弟子,莫得親言。 ——《晉書·楊柯傳》
20【第8句】:二道販子[èr dào fàn zǐ]
【解釋】指非法地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幣魔力無邊,只要肯出高價,二道販子手里有的是軟臥票。”
【示例】她靠做二道販子發家致富。
20【第9句】:扣屎盔子[kòu shǐ kuī zǐ]
【解釋】比喻給人妄加罪名,進行誣蔑。
【示例】老工人戰青山聽他當面往嚴志宏頭上扣屎盔子,一股火騰地躥到臉上。
2【第10句】:隱君子[yǐn jūn zǐ]
【解釋】隱居逃避塵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癮或吸煙成癮的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隱君子也。”
2【第11句】:質妻鬻子[zhì qī yù zǐ]
【解釋】質:抵押。因生活極端貧困而把妻子抵押,兒子出賣。
【出處】宋·陸子淵《與辛幼安書》:“隳家破產,質妻鬻子,僅以自免。”
2【第12句】:穿一條褲子[chuān yī tiáo kù zǐ]
【解釋】比喻兩人關系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樣的態度。
【出處】劉紹棠《田野落霞》:“你們穿一條褲子,早編好了哄我的話。”
【示例】貪官和這些奸商穿一條褲子,一起欺詐老百姓。
2【第13句】:花花腸子[huā huā cháng zǐ]
【解釋】比喻奸詐的計謀或有奸詐心計之人。
【出處】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我這人見水就暈,坐那兩小時船沒風沒浪的都吐出了花花腸子。”
【示例】你最好別聽那花花腸子瞎吹牛。
2【第14句】:仁義君子[rén yì jūn zǐ]
【解釋】原指好心腸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熱心幫助別人的人。
【出處】《晉書·刑法志》:“戮過其罪,死不可生,縱虐于此,歲以巨計,此乃仁義君子所不忍聞,而況行之于政乎?”
2【第15句】:孀妻弱子[shuāng qī ruò zǐ]
【解釋】寡婦和年幼的孤兒。
【出處】《列子·湯問》:“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2【第16句】:使絆子[shǐ bàn zǐ]
【解釋】摔交時用腿腳勾住對方的腿腳使跌倒。比喻用不正當手段暗害別人
【出處】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幾個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劍,臉上一盆火,腳下使絆子?”
【示例】她嘴上說話比蜜甜,暗中使絆子算計人
2【第17句】:先小人后君子[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
【解釋】先不講客氣,說明條件,按章辦事,然后再講禮貌。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示例】我們還是先小人后君子,把條件講清楚。
2【第18句】:貓哭耗子[māo kū hào zǐ]
【解釋】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出處】高陽《清宮外史》上冊:“他憤憤地說:'別樣都還罷了,折尾的聲明,不是貓哭耗子?’”
2【第19句】:左對孺子,右顧稚子[zuǒ duì rú zǐ,yò gù zhì zǐ]
【解釋】孺子: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照顧著孩子。
【出處】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子,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2【第20句】:將門虎子[jiàng mén hǔ zǐ]
【解釋】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示例】將門虎子!這孩子面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
2【第21句】:炮筒子[pào tǒng zǐ]
【解釋】比喻心直口快、好發議論的急性人。
【示例】他是典型的炮筒子,藏不住話的。
2【第22句】:高足弟子[gāo zú dì zǐ]
【解釋】高足:高才,稱呼別人學生的敬辭。成績優異的學生。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
【示例】亨陽則李安溪高足弟子。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九卷
2【第23句】:托妻寄子[tuō qī jì zǐ]
【解釋】托:請托。將妻子兒女送到別人家寄養。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必是聞得老夫虛名,欲待托妻寄子。”
2【第24句】:臺柱子[tái zhù zǐ]
【解釋】劇團里的主要舞臺表演演員,比喻集體中挑大梁的人。
【出處】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而且在將來的抗日政府和抗日軍隊中必然要成為堅強的臺柱子,使日本……的拆臺政策,不能達到最后的目的。”
【示例】他是我們單位的臺柱子。
2【第25句】:家人父子[jiā rén fù zǐ]
【解釋】即一家人。
【出處】唐·柳宗元《桐葉封弟辯》:“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況號為君臣者耶?”
【示例】由此如家人父子,無復猜忌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
2【第26句】:戰爭販子[zhàn zhēng fàn zǐ]
【解釋】挑起戰爭的人。指依靠煽動戰爭而從中牟利的人。
【示例】東條英機是日本的戰爭販子,對中國人民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
2【第27句】:賣關子[mài guān zi]
【解釋】原指說書人說到故事的關鍵處突然停止,借以吸引聽眾。后比喻說話做事在緊要關頭,故弄玄虛,讓對方著急,從而答應自己的要求。
【示例】你的話,我又不懂了。你就別賣關子了吧! ——高陽《慈禧全傳》八十四
2【第28句】:亂臣逆子[luàn chén nì zǐ]
【解釋】亂臣:叛亂之臣;逆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懷異志的人。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近漢氏淮南、阜陵,皆為亂臣逆子,而猶或及身而復國,或至子而錫土。”
【示例】載垣、端華、肅順等亂臣逆子,傷乎理,違乎易,所擬年號'祺祥’二字,不吉不利,群議之,則廢。 ——趙輝《同治皇帝》第五章
2【第29句】:析骸易子[xī hái yì zǐ]
【解釋】拆尸骨為炊,交換孩子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參見“析骸以爨”。
【出處】《后漢書·來歙傳》:“昔宋執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禍。”
【示例】援救無人,困寧孤城血淚噴。析骸易子民無怨,一志同仁。 ——《胭脂血彈詞》第八回
2【第30句】:亢宗之子[kàng zōng xhī zǐ]
【解釋】亢:庇護;宗:宗族。能維護、擴大家族權勢的人。也形容光宗耀祖之人。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示例】我不德,不應有亢宗之子;弟又善教,俾姑為汝子。有寸進時,可賜還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曾友于》
2【第31句】:翩翩公子[piān piān gōng zǐ]
【解釋】舊時對風流而有文采的富貴子弟的譽稱。
【出處】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詩:“齊人進奇樂,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
【示例】到了次日,北俠扮作個赳赳的武夫,智化扮作個翩翩公子,各自佩了利刃一把,找了個買賣渡船。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二回
2【第32句】:犁牛之子[lí niú zhī zǐ]
【解釋】比喻父雖不善卻無損于其子的賢明。
【出處】《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2【第33句】:夾板醫駝子[jiá bǎn yī tuó zǐ]
【解釋】比喻只顧這一方面,不顧那一方面。
【出處】清·翟灝《通俗編·藝術》:“譬如有人卒患脊僂,諸醫療治。醫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壓,不覺雙目一時并出。脊雖得直,命不得存。”
2【第34句】:命根子[mìng gēn zǐ]
【解釋】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六章:“她看見母親和姐姐坐在炕上哭,知道豬還沒喂——這口豬可是他們家的命根子呀!”
【示例】賈寶玉是賈母的命根子。
2【第35句】:視民如子[shì mín rú zǐ]
【解釋】把百姓看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形容愛民。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年》:“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辛苦同之,將用之也。”
【示例】其在軍州傾心下士,視民如子,無約而視附,不言而條理。 ——唐·張說《河西節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鄉神道碑》
2【第36句】:印把子[yìn bà zǐ]
【解釋】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9回:“我也說繼之丟了一個印把子,得了個兒子,只好算秤鉤兒打釘——扯直罷了。”
2【第37句】:賢才君子[xián cái jūn zǐ]
【解釋】指有才有德的人。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當今天下之賢才君子,不問少長,皆愿從其游而為之死。”
2【第38句】:視人如子[shì rén rú zǐ]
【解釋】形容帝王、官吏愛護百姓。同“視民如子”。
【出處】唐·張說《河西節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鄉神道碑序》:“其在軍州,傾心下士,視人如子,無約而親附,不言而條理。”
2【第39句】:毛頭小子[máo tóu xiǎo zi]
【解釋】指年輕人。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變,這么個毛頭小子倒把他像毛頭小子一樣指教了一番!”
【示例】他是沒有經驗的毛頭小子。
2【第40句】:淑人君子[shū rén jūn zǐ]
【解釋】指善良賢惠,公道正直的人。
【出處】《詩經·曹風·罰骸笆縟司櫻湟且毀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