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羸”的成語(7個(gè))
本文整理了羸形垢面、痿痿羸羸、瘦童羸馬等含“羸”的成語7個(gè),其中“羸”開頭的成語1個(gè),“羸”結(jié)尾的成語2個(gè),“羸”在中間的成語4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羸”開頭的成語【第1句】:羸形垢面[léi xíng gòu miàn]
【解釋】羸:瘦弱;形:身體;垢:骯臟。瘦弱的身體,骯臟的外表。形容窮苦不堪的樣子。
【出處】《南岳彌陀和尚碑》:“羸形垢面,躬負(fù)薪蕕。”
“羸”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痿痿羸羸[wěi wěi léi léi]
【解釋】痿:肢體麻木;羸:瘦弱。形容身體瘦弱不堪。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五:“吾曰:'和尚上世曾為甚么?’師曰:'我痿痿羸羸,且恁么過時(shí)。’吾曰:'憑何如此?’師曰:'我不曾展他書卷。’”
【第2句】:病勢(shì)尪羸[bìng shì wāng léi]
【解釋】尪羸:瘦弱。病勢(shì)嚴(yán)重,身體瘦弱。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此正如病勢(shì)尪羸已極之時(shí)也。”
“羸”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瘦童羸馬[shòu tóng léi mǎ]
【解釋】羸:瘦弱。體弱的兒童,瘦弱的馬匹。比喻力量單薄。
【出處】《南齊書·伍喬傳》:“詩詞寒苦,每有瘦童羸馬之嘆。”
【第2句】:敝車羸馬[bì chē léi mǎ]
【解釋】敝:破;羸:瘦弱。破車劣馬。比喻清廉儉樸。
【出處】梁?jiǎn)⒊锻跚G公傳》第12章:“上以廉取人,則敝車羸馬,惡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無所不至。”
【第3句】:弊車羸馬[bì chē léi mǎ]
【解釋】弊:破;羸:瘦弱。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劉繇傳》:“繇伯父寵為漢太尉。”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續(xù)漢書》:“家不藏賄,無重寶器,恒菲飲食,薄衣服,弊車羸馬,號(hào)為窶陋。”
【示例】譬如弊車羸馬而引丘山之載,幸而無虞,猶恐不能勝。 ——宋·蘇轍《上皇帝書》
【第4句】:瘠牛羸豚[jí niú léi tún]
【解釋】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豬。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國家。
【出處】清·梁?jiǎn)⒊缎偌永麗蹏吒撂K士傳》:“杜蘭斯哇人,撒遜人等,亦隨其所敵視之馬哥耶族,同成灰燼。瘠牛羸豚,坐待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