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扶”的成語大全(82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扶墻摸壁、疾病相扶、救急扶傷等含“扶”的成語82個,其中“扶”開頭的32個,“扶”結尾的4個,“扶”在中間的46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扶”開頭的成語
【第1句】:扶墻摸壁[fú qiáng mō bì]
【解釋】撫摸著墻壁。比喻言論主張比較軟弱平庸。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回:“這兩個鳥男女,正在缸里扶墻摸壁扎掙。”
【示例】不過說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些扶墻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回日的奇才。 ——清·曾樸《孽?;ā返诙呕?/p>
【第2句】:扶老挈幼[fú lǎo qiè yòu]
【解釋】扶:挽著;挈:提攜,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8回:“所過州縣,分毫不擾,鄉村百姓,扶老挈幼,燒香羅拜迎接?!?/p>
【示例】市民臉上帶著惶惶不安的神情,扶老挈幼,背著行李家具,在向市郊疏散。 ——魏巍《東方》
【第3句】:扶搖而上[fú yáo ér shàng]
【解釋】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p>
【示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須臾,漸高漸大,扶搖而上,直到九霄空里,化成個大鵬。”
【第4句】:扶搖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
【解釋】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處】《莊子·逍遙游》:“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示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唐·李白《上李邕》詩
【第5句】:扶輦下除[fu nian xia chu]
【解釋】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
【第6句】:扶老挾稚[fú lǎo xié zhì]
【解釋】扶:挽著;挾:夾在胳膊下。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處】《宋史·可適傳》:“夏人扶老挾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獲甚夥,而慶兵不至,乃引還。”
【第7句】:扶危濟急[fú wēi jì jí]
【解釋】猶扶危濟困。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墓記》:“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p>
【第8句】:扶余海外[fú yú hǎi wài]
【解釋】扶余:傳說中的古國名,有說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說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遙遠的與世隔絕的異國他鄉。
【出處】唐·杜光庭《虬髯客傳》中有虬髯客在東南的扶余國稱王的故事。明·張岱《與王白岳》:“海外扶余,隱然復有世界?!?/p>
【示例】從茲雙宿復雙飛,扶余海外三年久。 ——柳亞子《詩翁行哭李少石》
【第9句】:扶危定傾[fú wēi dìng qīng]
【解釋】指在國家危殆將傾覆之時扶持之使安定。
【出處】《周書·李基傳》:“太祖扶危定傾,威權震主?!?/p>
【示例】任用偶誤,一切乖方,而欲倚之以扶危定傾,經營八表,豈不難乎!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
【第10句】:扶老將幼[fú lǎo jiāng yòu]
【解釋】扶:挽著。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處】宋·陸游《董逃行》詩:“逾城散走墜空壕,扶老將幼山中號。”
【第11句】:扶困濟危[fú kùn jì wēi]
【解釋】扶:幫助,支持;濟:拯救。扶持、救濟有危難和困苦的人。
【出處】柳洲《風雨桃花洲》:“李大樹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強暴、扶困濟危、本領高強的英雄?!?/p>
【第12句】:扶搖萬里[fú yáo wàn lǐ]
【解釋】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暴風從下而上盤旋很高,風勢急且大。
【出處】《莊子·逍遙游》:“摶扶搖而上九萬里?!?/p>
【第13句】:扶危持傾[fú wēi chí qīng]
【解釋】扶:幫助;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面,使之轉危為安。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許靖傳》:“今日足下扶危持傾,為國柱石?!?/p>
【第14句】:扶弱抑強[fú ruò yì qiáng]
【解釋】扶助弱小,壓制強暴。
【示例】《水滸》這本書中,描述了眾多殺富濟貧,扶弱抑強的英雄豪杰。
【第15句】:扶危救困[fú wēi jiù kùn]
【解釋】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p>
【示例】梁斌《紅旗譜》第三卷:“陳旅長響亮地笑了,說:'知兄!還不失尚老遺風,扶危救困,愛國恤民。”
【第16句】:扶植綱常[fú zhí gāng cháng]
【解釋】扶植:扶助培植;綱常:三綱五常。扶助培植三綱五常。指維護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用來愚弄、奴役人民的禮教法權。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這賞罰并無私曲,總之,為扶植綱常?!?/p>
【第17句】:扶急持傾[fú jí chí qīng]
【解釋】扶:幫助;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面,使之轉危為安。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序:“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p>
【第18句】:扶老攜弱[fú lǎo xié ruò]
【解釋】扶:挽著;攜: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于歧下。”
【第19句】:扶危拯溺[fú wēi zhěng nì]
【解釋】溺:落水。幫助危難者,救起落水者。比喻救助別人的急難。
【出處】唐·崔祐甫《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碑銘序》:“常州之義篤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爾身我手?!?/p>
【第20句】:扶東倒西[fú dōng dǎo xī]
【解釋】扶:扶持,攙扶。比喻隨他人的意志轉移,自己沒主見。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1卷:“張魏公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而不全曉事,扶得東邊,倒了西邊;知得這里,忘了那里?!?/p>
【第21句】:扶正黜邪[fú zhèng chù xié]
【解釋】扶助正道,除去邪惡。
【出處】漢·蔡邕《對詔問災異》:“圣意勤勤,欲清流蕩濁,扶正黜邪?!?/p>
【第22句】:扶危濟困[fú wēi jì kùn]
【解釋】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p>
【示例】在這篇作品中,突出體現了主人公為人民扶危濟困的英雄主義氣慨。
【第23句】:扶傾濟弱[fú qīng jì ruò]
【解釋】傾:倒塌,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p>
【示例】我們今天在沒有發達之先,立定扶傾濟弱的志向。 ——孫中山《民族主義六講》
【第24句】:扶善懲惡[fú shàn éng è]
【解釋】幫助善良的,打擊邪惡的。
【出處】郭沫若《文學與社會》:“把愛與憎的感情深刻化,從而加強團結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懲惡的行動。”
【第25句】:扶顛持危[fú diān chí wēi]
【解釋】顛:倒,傾倒;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面。
【出處】顛:倒,傾倒;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面。
【第26句】:扶危持顛[fú wēi chí diān]
【解釋】扶:幫助;持:握,把握;顛:倒,傾倒。指挽回處于危難中的國家或人。
【出處】唐·杜光庭《虬髯客傳》:“素驕貴,末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扶危持顛。”
【示例】而況肩巨任大,扶危持顛,肯相辜負哉! ——明·李贄《焚書·與友朋書》
【第27句】:扶老攜幼[fú lǎo xié yòu]
【解釋】攜: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示例】鄉里人聽見鑼響,一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第28句】:扶危定亂[fú wēi dìng luàn]
【解釋】扶助危難,平定禍亂。
【出處】《周書·梁禦傳》:“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無方,方欲扶危定傾,匡復京、洛。”
【示例】能識人,能愛人才,能為國留得那英雄豪杰,為朝廷扶危定亂。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三回
【第29句】:扶危翼傾[fú wēi yì qīng]
【解釋】指在國家危殆將傾覆之時扶持之使安定。
【出處】《周書·武帝紀下》:“昔魏室將季,海內分崩,太祖扶危翼傾,肇開王業。”
【第30句】:扶善遏過[fú shàn è guò]
【解釋】扶:幫助;遏:阻止,抑制。支持善良正確的,抑制邪惡過錯的。
【出處】唐·韓愈《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志銘》:“嚴以有禮,扶善遏過?!?/p>
【第31句】:扶不起的阿斗[fú bù qǐ de ā dǒu]
【解釋】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阿斗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比喻扶持不起來的人。
【示例】他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第32句】:扶正祛邪[fú zhèng qū xié]
【解釋】祛:去除。扶助正義,去除邪惡?,F用來指扶持好的事物,糾正錯誤傾向。
【出處】漢·蔡邕《對詔問災異八事》:“圣意勤勤,欲流清蕩濁,扶正黜邪?!?/p>
【示例】王朔《人莫予毒》:“我們的輿論工具正面臨著一個扶正祛邪、凈化社會氣氛的艱巨任務。”
“扶”結尾的成語
【第1句】:疾病相扶[jí bìng xiāng fú]
【解釋】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難時互相關心幫助。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示例】鄰家鄰舍的,總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五回
【第2句】:一木難扶[yī mù nán fú]
【解釋】大樓將要倒塌,不是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元裒如北夏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彼濉ね跬ā段闹凶印な戮罚骸按髲B將顛,非一木所支也?!?/p>
【示例】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
【第3句】:患難相扶[huàn nàn xiāng fú]
【解釋】扶:支持,幫助。在憂患災難中互相扶助。
【出處】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但承吾兄患難相扶,始終周旋,此恩此德,何時能報?!?/p>
【示例】吉兇相共,患難相扶,如有異心,天神共鑒。 ——《說唐》第24回
【第4句】:兩瞽相扶[liǎng gǔ xiāng fú]
【解釋】瞽L盲人。兩個瞎子互相攙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幫助。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兩瞽相扶,不傷墻木,不陷井穽,則其幸也?!?/p>
“扶”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救急扶傷[jiù jí fú shāng]
【解釋】救濟危急,扶助傷病。
【出處】魯迅《南腔北調集·經驗》:“救急扶傷,一不小心,向來就很容易被人所誣陷。”
【第2句】:輿死扶傷[yú sǐ fú shāng]
【解釋】指抬運死者,扶持傷者。形容死傷之眾。
【出處】《管子·輕重甲》:“若此,則士爭前戰為顏,行不偷而為用,輿死扶傷,死者過半,此何故也?士非好戰而輕死,輕重之分使然也。”
【示例】其交兵之際,雖未免輿死扶傷之泣,然而天下和平,不聞有戰爭之事。 ——清·唐甄《潛書·全學》
【第3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解釋】蓬:蓬草。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第4句】:定傾扶危[dìng qīng fú wēi]
【解釋】傾:危。扶助危傾,使其安定。指挽救國家于危難之時。
【出處】漢·恒寬《鹽鐵論·備胡》:“古者明王討暴衛弱,定傾扶危,使小國之君悅;討暴定傾,則無罪之人附?!?/p>
【第5句】:治亂扶危[zhì luàn fú wēi]
【解釋】治:治理。治理亂世,扶持危局。
【示例】他才是治亂扶危的合適人選。
【第6句】:鋤強扶弱[chú qiáng fú ruò]
【解釋】鏟除強暴,扶助弱者。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
【示例】如墨學主于鋤強扶弱,勢力愈盛者,則其仇之愈深。 ——清·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第7句】:繼絕扶傾[jì jué fú qīng]
【解釋】絕:絕境;扶:挽救;傾:傾覆。挽救處于絕境和傾覆狀態的弱小者。
【出處】《新唐書·徐曠傳》:“將軍若欲為伊、霍,繼絕扶傾,吾雖老,猶愿盡力;如為莽、卓,乘危迫險,則仆耄矣,無能為也?!?/p>
【第8句】:人扶人興[rén fú rén xīng]
【解釋】扶:扶助;興:興致。人們互相助興。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其實只是人扶人興,大家笑耍取樂而已?!?/p>
【第9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
【解釋】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出處】《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示例】昔在江南,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勞翰墨。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
【第10句】:救困扶危[jiù kùn fú wēi]
【解釋】救濟、扶助陷于危難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p>
【示例】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第11句】:拽欛扶犁[zhuāi bà fú lí]
【解釋】拽:用力拉。指以種田為業
【出處】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偏不肯拽欛扶犁,常只是拋了農器演武藝?!?/p>
【第12句】: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個幫襯。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有了銀錢,卻又只怕沒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第13句】:抑暴扶弱[yì bào fú ruò]
【解釋】抑:壓制;扶:幫助。壓制強暴,扶助弱小。
【出處】《漢書·刑法志》:“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p>
【第14句】: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mǔ dān huā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幫助。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有了銀錢,卻又只怕沒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第15句】:拯溺扶危[zhěng nì fú wēi]
【解釋】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難。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難中的人或國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濟困”。
【出處】《陳書·虞荔傳》:“然夷兇翦亂,拯溺扶危,四海樂推,三靈眷命,揖讓而居南面者,陳氏也?!?/p>
【示例】人人正好修功德,當起慈悲,拯溺扶危。 ——金·馬鈺《戰掉丑奴兒》詞
【第16句】:枝葉扶疏[zhī yè fú shū]
【解釋】①形容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②比喻分析事理詳明縝密。③比喻興旺發展。
【出處】《后漢書·延篤傳》:“草木之生,始于萌芽,終于彌蔓,枝葉扶疏,榮華紛縟,末雖繁蔚,致諸根也。”
【示例】顧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葉扶疏,獨說十余萬言。 ——漢揚雄《解嘲》
【第17句】:支葉扶疏[zhī yè fú shū]
【解釋】支:同“枝”。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形容樹木茂盛。也比喻宗支繁衍鼎盛。
【出處】《漢書·武五子傳》:“高皇帝,覽蹤跡,觀得失,見秦見本非是,故改其路,規土連城,布王子孫,是以支葉扶疏,異姓不得間也。”
【第18句】: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p>
【示例】你說有了兒子么?'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二回
【第19句】:弱如扶病[ruò rú fú bìng]
【解釋】扶病:支持病體。弱得像支撐著病體一樣。形容身體非常虛弱。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紅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閨閣風度,故以女命名。”
【第20句】:濟弱扶傾[jì ruò fú qīng]
【解釋】弱:弱??;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濟弱扶傾?!痹ね踝右弧墩`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示例】倘蒙仁慈隱惻,庶有濟弱扶傾,希垂顧答審詳,望感渠荷滴瀝。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第21句】:拯危扶溺[zhěng wēi fú nì]
【解釋】救助處于危難艱困中的人。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三回:“豈有論道經邦之志,全無拯危扶溺之心?!?/p>
【第22句】: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零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
【示例】本來中國有句老古話: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光是一朵牡丹花,并不好看,必待帶葉,然后完成了牡丹之美。 ——《茅盾散文集·雜感隨想·花與葉》
【第23句】:攜老扶弱[xié lǎo fú ruò]
【解釋】攙著老人,扶著體弱者。亦作“攜老扶幼”、“攜老挈幼”。
【出處】《晉書·劉琨傳》:“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于路?!?/p>
【示例】他們攜老扶弱結伴而行。
【第24句】:大雅扶輪[dà yǎ úf lún]
【解釋】大雅:《詩經》中的一部分;扶輪:在車輪兩翼護持。指維護扶持正統的作品,使其得以推行和發展。
【出處】清·黃景仁《兩當軒集·壽州贈知州張蓀甫先生》:“知公獨有千秋意,造土皆成一代才。大雅扶輪歸老輩,小山承蓋屬輿臺?!?/p>
【第25句】:吊死扶傷[diào sǐ fú shāng]
【解釋】吊祭死者,扶救傷者。
【出處】《南史·齊紀上·高帝》:“公奉辭伐罪,戒旦晨征,兵車始交,氛祲時蕩,吊死扶傷,弘宣皇澤。”
【示例】震孺出關,延見將士,吊死扶傷,軍民大悅。 ——《明史·方震孺傳》
【第26句】:東扶西倒[dōng fú xī dǎo]
【解釋】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出處】宋·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示例】如破屋相似,東扶西倒,雖欲修養,亦何能有益邪?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25卷
【第27句】:定亂扶衰[dìng luàn fú shuāi]
【解釋】定:平定;扶:幫助,扶持。平定禍亂,扶持衰弱。
【出處】清·劉熙載《藝概·詩概》:“劉越石詩定亂扶衰之志,郭景純詩余殘去穢之情?!?/p>
【第28句】:越扶越醉[yuè fú yuè zuì]
【解釋】對喝醉了酒的人,越攙扶他,越是撒酒瘋。比喻越遷就對方,則其行為越變本加厲。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那洋人的脾氣,是越扶越醉的,不理他倒也罷了;理了他,他倒跳上架子了?!?/p>
【示例】甚么是肯罷兵!象酗酒的兇徒一般,越扶越醉。(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十四回)
【第29句】:救死扶傷[jiù sǐ fú shāng]
【解釋】扶:扶助,照料。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F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與單于連戰,十有余日,所殺過半當,虜救死扶傷不給?!?/p>
【示例】做外科醫生的能夠以肉補肉,以血補血,則救死扶傷,造福人群,豈不大哉!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
【第30句】:攜幼扶老[xié yòu fú lǎo]
【解釋】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同“扶老攜幼”。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嚴助傳》:“施德垂賞以招致之,此必攜幼扶老以舊圣德。”
【第31句】:攜老扶幼[xié lǎo fú yòu]
【解釋】攜:牽引,攙扶。指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動。
【出處】《新唐書·魏征傳》:“貞觀初,頻年霜早,幾內戶口并就關外,攜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戶亡去?!?/p>
【示例】晉陽百姓感尹鐸仁德,攜老扶幼,迎接入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4回
【第32句】:持危扶顛[chí wēi fú diān]
【解釋】扶持危困的局面。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危而不持,顛而不扶?!?/p>
【示例】持危扶顛,允迪棟隆之吉;力小任重,免貽鼎折之兇。 ——宋·李綱《辭免尚書右仆射第一表》
【第33句】:鼎力扶持[dǐng lì fú chí]
【解釋】鼎力:大力;扶持:幫助,支持。大力支持幫助。一般用于請人幫助時的客氣話。
【第34句】:土扶成墻[tǔ fú chéng qiáng]
【解釋】比喻人應該互相扶助。
【出處】《北史·尉景傳》:“土相扶為墻,人相扶為王?!?/p>
【第35句】:癩狗扶不上墻[lài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解釋】比喻沒出息的人,沒辦法扶助他長進。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怨不得俗語說:'癩狗扶不上墻’的!”
【第36句】:救死扶危[jiù sǐ fú wēi]
【解釋】救護生命垂危者,照顧危亡者。
【出處】唐·張鷟《龍筋鳳髓判·左右驍衛》:“重人賤畜,往哲之嘉猷;救死扶危,明王之盛事。”
【第37句】:死狗扶不上墻[sǐ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解釋】比喻不受別人尊重,不識抬舉或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我說來么,你可不依我,這死狗扶不上墻?!?/p>
【示例】正是咬人腳后跟底貨,大是死狗扶不上墻也。 ——清·傅山《霜集·雜記》卷二十五
【第38句】:與死扶傷[yǔ sǐ fú shāng]
【解釋】與:援助;扶:扶助。援助要死的人,輔助受傷的人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白刃合,流矢接,步血屬腸,與死扶傷。”
【第39句】:拽耙扶犁[zhuāi pá fú lí]
【解釋】從事農業活動,以種田為業。
【出處】《孤本元明雜劇·東平府》第二折:“哥哥!你倒好拽耙扶犁,怎生打的他來?”
【第40句】:抑強扶弱[yì qiáng fú ruò]
【解釋】抑:壓制;扶:幫助。壓制強暴,扶助弱小。
【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本事》:“勾踐之時,天子微弱,諸侯皆叛,于是勾踐抑強扶弱?!薄稘h書·刑罰志》:“而政在抑強扶弱?!?/p>
【示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來是抑強扶弱,互相維持之意。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
【第41句】:枝葉扶蘇[zhī yè fú sū]
【解釋】形容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種梨》:“萬目攢視,見有勾萌出,漸大;俄成樹,枝葉扶蘇,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累累滿樹?!?/p>
【第42句】: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yě dé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幫助。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5回:“'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哩。你自家一個,就歪歪到那里去?”
【第43句】: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hé huā suī hǎo,yě yào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出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人是要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示例】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第44句】:濟困扶危[jì kùn fú wēi]
【解釋】濟、扶:幫助。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個報冤仇稱了子胥,一個打賭賽去了包胥,何處也濟困扶危重復楚。”
【示例】你是最肯濟困扶危的人,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人家來擺布死了我們娘兒們不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
【第45句】:濟弱扶危[jì ruò fú wēi]
【解釋】濟: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難的人。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更喜新娶妻張氏,奩中頗有積蓄,得以散財結交,濟弱扶危。”
【第46句】:海外扶余[hǎi wài fú yú]
【解釋】扶余:傳說中的古國名,有說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說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遙遠的與世隔絕的異國他鄉。
【出處】唐·杜光庭《虬髯客傳》中有虬髯客在東南的扶余國稱王的故事。明·張岱《與王白岳》:“海外扶余,隱然復有世界?!?/p>
【示例】雖歸英王統治之下,然鞭長莫及,無異海外扶余。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