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翩”的成語(15個)
本文整理了翩翩公子、辭趣翩翩、聯翩而至等含“翩”的成語15個,其中“翩”開頭的成語9個,“翩”結尾的成語5個,“翩”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翩”開頭的成語【第1句】:翩翩公子[piān piān gōng zǐ]
【解釋】舊時對風流而有文采的富貴子弟的譽稱。
【出處】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詩:“齊人進奇樂,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
【示例】到了次日,北俠扮作個赳赳的武夫,智化扮作個翩翩公子,各自佩了利刃一把,找了個買賣渡船。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二回
【第2句】:翩若驚鴻[piān ruò jīng hóng]
【解釋】比喻美女的體態輕盈。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示例】正在繩子忽低忽昂的走來走去,大有嬌若游龍,翩若驚鴻之勢。 ——清·曾樸《孽海花》第六回
【第3句】:翩翩少年[piān piān shào nián]
【解釋】翩翩:形容舉止灑脫。形容言談舉止灑脫的青年男子。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示例】對面突然來了兩個翩翩少年,她一時手足無措
【第4句】:翩翩年少[piān piān nián shǎo]
【解釋】比喻男子年少俊秀,文采風流。
【示例】回想當年他翩翩年少,不知有多少女孩子為他傾倒。
【第5句】:翩躚而舞[piān xiān ér wǔ]
【解釋】翩躚:輕揚飄逸的樣子。常用以形容輕快旋轉的舞姿。
【出處】宋·蘇軾《后赤壁賦》:“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
【第6句】: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
【解釋】形容輕快地跳起舞來。
【出處】唐·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示例】舞池內一對對情侶在翩翩起舞。
【第7句】:翩翩躚躚[piān piān xiān xiān]
【解釋】形容輕快地旋轉舞動的樣子。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0回:“只看眾女子絳綃彩袖,翩翩躚躚,從綠柳叢中行過,一個個覺得風流可愛。”
【第8句】:翩翩自樂[piān piān zì lè]
【解釋】翩:唐書地飛;翩翩:輕快地跳舞。形容欣喜自得的樣子。
【出處】晉·張華《鷦鷯賦》:“翩翩然有以自樂也。”
【第9句】:翩翩風度[piān piān fēng dù]
【解釋】翩翩:形容舉止瀟灑超脫。風度:美好的舉止姿態。形容人的舉止言談超逸灑脫。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誼同年,見他翩翩豐度,藹然可親,都愿和他親近進來了。”
【示例】周恩來這樣驚人的酒量,偶爾也有喝醉的時候。不過,他再醉也不會有傷大雅,始終保持著他那與生俱來的翩翩風度。 ——權延赤《走下圣壇的周恩來·周恩來與酒》
“翩”結尾的成語【第1句】:辭趣翩翩[cí qù piān piān]
【解釋】辭趣:文辭的意趣;翩翩:形容風致、文采的優美。指文辭的意趣很優美。
【出處】南朝·齊·蕭子良《與南郡太守劉景蕤書》:“辭坡翩翩,足有才藻。”
【第2句】:書記翩翩[shū jì piān piān]
【解釋】書記:記事的書面文字;翩翩:舉止、風貌的灑脫優美。形容風格雋雅,文辭優美。
【出處】《史記·平原君傳贊》:“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漢書·賈山傳》:“山受學祛,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
【示例】公干有逸氣,但未遒耳,其王言之善者,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
【第3句】:豐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解釋】豐度:風采氣度。翩翩:灑脫的樣子。形容神態舉止文雅優美,超逸灑脫。同“風度翩翩”。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回:“旁觀的人,見十余部馬車絡繹而來,末后一部車上坐著秋谷,精神軒翥,豐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靈和疏柳,張緒當年。”
【示例】秦鳳梧連忙換上,走到著衣鏡前一照,覺得自己豐度翩翩,竟是個羊車中人物了。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
【第4句】:風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解釋】風度:風采氣度,指美好的舉止姿態;翩翩:文雅的樣子。舉止文雅優美。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示例】他西裝革履,風度翩翩。
【第5句】:浮想聯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
【解釋】浮想:飄浮不定的想象;聯翩: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出處】晉·陸機《文賦》:“浮藻聯翩。”
【示例】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 ——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序》
“翩”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聯翩而至[lián piān ér zhì]
【解釋】聯翩:鳥聯著翅膀疾飛的樣子。形容人接連來到。
【出處】晉·陸機《文賦》:“滔藻聯翩。”
【示例】不到半個時辰,張、羅二人,聯翩而至。 ——高陽《草莽英雄》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