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拋”的成語(19個(gè))
本文整理了拋聲炫俏、露面拋頭等含“拋”的成語19個(gè),其中“拋”開頭的成語14個(gè),“拋”在中間的成語5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拋”開頭的成語【第1句】:拋聲炫俏[pāo shēng xuàn qiào]
【解釋】炫:賣弄。指故意高聲,賣弄風(fēng)騷。
【出處】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卷三十八:“其夜,秉中侵早的更衣著靴,只在街上往來。本婦也在門首拋聲炫俏。”
【第2句】:拋戈卸甲[pāo gē xiè jiǎ]
【解釋】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duì)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出處】元·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一折:“則要你輸,不要你贏,可拋戈卸甲,佯輸詐敗。”
【示例】霎時(shí)已經(jīng)死了一半,一半拋戈卸甲,沿海逃生。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
【第3句】:拋鸞拆鳳[pāo luán chāi fèng]
【解釋】鸞、鳳:福州中鳥名,比喻夫妻或情侶。比喻夫妻或情侶被分開拆散。
【出處】元·邦哲《壽陽曲·思舊》:“誰知道,天不容,兩三年間拋鸞拆鳳。”
【第4句】:拋鄉(xiāng)離井[pāo xiāng lí jǐng]
【解釋】離開家鄉(xiāng)故土。
【出處】靳以《去路》:“我這么大年紀(jì),我可不愿意拋鄉(xiāng)離井地走那么遠(yuǎn)。”
【示例】無數(shù)群眾拋鄉(xiāng)離井奔向解放區(qū)。
【第5句】:拋頭露面[pāo tóu lù miàn]
【解釋】拋:暴露。露出頭和面孔。原指婦女出現(xiàn)在大庭廣眾之中。現(xiàn)指公開露面。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拋頭,尸骸殘暴,惹天下諸侯笑我為無謀之輩;不若先殺其妻婦,然后自刎,庶幾不失丈夫之所為。”
【示例】卻到這里來拋頭露面,好不識(shí)羞! ——葉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
【第6句】:拋妻棄孩[pāo qī qì hái]
【解釋】拋:丟棄。丟棄妻子兒女。形容逃難時(shí)的凄慘狀況。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望煙塵一派,拋妻棄孩,團(tuán)圓難再。”
【第7句】:拋聲衒俏[pāo shēng xuàn qiào]
【解釋】衒:炫耀,賣弄。指故意高聲賣弄風(fēng)騷。
【出處】《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huì)》:“本婦也在門首拋聲衒俏。”
【第8句】:拋磚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
【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gè)墜子。”
【示例】剛才婢子費(fèi)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拋磚引玉,以為借此長(zhǎng)長(zhǎng)見識(shí),不意竟是如此!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第9句】:拋妻棄子[pāo qī qì zǐ]
【解釋】拋:丟棄。丟棄妻子兒女。形容逃難時(shí)的凄慘狀況或分居兩地的情景。
【出處】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第18卷:“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xiāng)。”
【第10句】:拋盔棄甲[pāo kuī qì jiǎ]
【解釋】盔:作戰(zhàn)用的金屬帽;甲:作戰(zhàn)用的金屬防護(hù)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出處】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58回:“孝德念動(dòng)真言,借一陣飛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拋盔棄甲而逃。”
【第11句】:拋頭露臉[pāo tóu lù liǎn]
【解釋】指婦女在公開場(chǎng)合出面。泛指人們?cè)诠_場(chǎng)合出現(xiàn)
【出處】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6回:“小婦人不顧拋頭露臉,恩求過往仁人君子、大眾爺臺(tái),以助資斧。”
【第12句】:拋戈棄甲[pāo gē qì jiǎ]
【解釋】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duì)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3回:“部下聽得,一齊拋戈棄甲跪倒。”
【示例】敵人開始拋戈棄甲,向我軍投降。
【第13句】:拋金棄鼓[pāo jīn qì gǔ]
【解釋】金:指鑼。拋下助戰(zhàn)用的鑼與鼓。形容被打敗而逃走。
【出處】元·無名氏《杏林莊》第二折:“俺如今不須用力死追復(fù),他每都拋金棄鼓,領(lǐng)著殘卒,離營撇寨那廂撲。”
【示例】軍士拋金棄鼓,撇戟丟槍,覓子尋爺,呼兄喚弟,折了萬余人馬,退三十里外扎住。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七回
【第14句】:拋珠滾玉[pāo zhū gǔn yù]
【解釋】拋:拋擲。形容眼淚如同珠玉般滾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34回:“拋珠滾玉只偷潸,鎮(zhèn)日無心鎮(zhèn)日閑;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diǎn)點(diǎn)與斑斑。”
“拋”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露面拋頭[lù miàn pāo tóu]
【解釋】拋:暴露。露出頭和面孔。原指婦女出現(xiàn)在大庭廣眾之中。現(xiàn)指公開露面。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拋頭,尸骸殘暴,惹天下諸侯笑我為無謀之輩;不若先殺其妻婦,然后自刎,庶幾不失丈夫之所為。”
【第2句】:丟盔拋甲[diu kuī pāo jiǎ]
【解釋】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同“丟盔卸甲”。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他們認(rèn)為今日上午在大戰(zhàn)中已經(jīng)把左光先的精銳殺得丟盔拋甲,七零八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第3句】:背槽拋糞[bèi cáo pāo fèn]
【解釋】像牲口那樣,剛吃完槽里的食物,就背過身來拉屎。比喻忘恩負(fù)義,以怨報(bào)德。
【出處】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一折:“一個(gè)個(gè)背槽拋糞,一個(gè)個(gè)負(fù)義忘恩。”
【第4句】:別婦拋雛[bié fù pāo chú]
【解釋】別:離別;?荊浩拮櫻慌祝憾攏懷河錐@氡鵪拮櫻掠錐?
【第5句】: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
【解釋】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shí)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出處】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示例】資產(chǎn)階級(jí)的心,自私自利,'爾虞我詐’,是不可以告人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他們是心隔心。 ——謝覺哉《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