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斑”的成語(23個)
本文整理了斑斑點點、可見一斑、一斑窺豹等含“斑”的成語23個,其中“斑”開頭的成語4個,“斑”結尾的成語12個,“斑”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斑”開頭的成語【第1句】:斑斑點點[bān bān diǎn diǎn]
【解釋】物體的表面顏色不純凈,顏色雜亂或凹凸不平。
【出處】他的衣服被雨淋得~。
【示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回:“頭上斑斑點點,有許多花文,都在那里啄石,來往飛騰。”
【第2句】:斑斑斕斕[bān bān lán lán]
【解釋】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5回:“恰是十個隊長五十個什長,斑斑斕斕的擺了一天井,都叩了頭。”
【第3句】:斑駁陸離[bān bó lù lí]
【解釋】斑駁:色彩雜亂;陸離:參差不一。形容色彩紛雜。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示例】銅器一,器大可合抱,重數十斤,側有雙環,不知何用,斑駁陸離,瓶亦古。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古瓶》
【第4句】:斑衣戲彩[bān yī xì cǎi]
【解釋】指身穿彩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后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出處】《北堂書鈔》卷一二九引《孝子傳》言老萊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為嬰兒戲以娛父母。
【示例】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戲彩,他們不能來戲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難道反笑我不成? ——《紅樓夢》第五四回
“斑”結尾的成語【第1句】:可見一斑[kě jiàn yī bān]
【解釋】斑:雜色的花紋或斑點。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示例】以酗酒狎妓之微嫌,遂沒其困苦艱難之功業,清朝之賞罰不均,可見一斑。 ——《清朝野史大觀》
【第2句】:窺測一斑[kuī cè yī bān]
【解釋】窺測:窺探推測。只窺探到一點斑紋。形容只看到局部而未看到整體。
【第3句】:血跡斑斑[xuè jì bān bān]
【解釋】形容留下的血跡很多。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就是把一個封建的中國變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的血跡斑斑的圖畫。”
【示例】這血跡斑斑的模樣真是十分恐怖。
【第4句】:血淚斑斑[xuè lèi bān bān]
【解釋】血與淚俱在實證物。
【出處】元·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上:“艱難猶有君親念,血淚斑斑滿客衣。”
【示例】這一幅幅血淚斑斑的照片,正控訴著侵略者的殺人暴行。
【第5句】:窺豹一斑[kuī bào yī bān]
【解釋】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示例】有的人孤陋寡聞,窺豹一斑,卻喜歡夸夸其談,炫耀自己。
【第6句】:時見一斑[shí jiàn yī bān]
【解釋】只看到一部分,看不到整體。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第7句】:虎體元斑[hǔ tǐ yuán bān]
【解釋】虎體:像老虎勇猛的身體;斑:雜色花紋或斑點。比喻朝廷大官。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折楔子:“花根本艷公卿子,虎體元斑將相孫。”
【第8句】:略見一斑[lüè jiàn yī bān]
【解釋】略:大致;斑:斑點或斑紋。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況,但不夠全面。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示例】諸如此類,雖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見一斑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
【第9句】:窺見一斑[kuī jiàn yī bān]
【解釋】指只了解一二。
【出處】《高子遺書·會語九八》:“一向不知陽明、象山學問來歷,前在舟中似窺見其一斑。”
【示例】明代吳中山歌的風靡流布,還可以從明代小說中的描寫窺見一斑。 ——關德棟《<山歌>序》
【第10句】:略窺一斑[lüè kuī yī bān]
【解釋】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況,但不夠全面。同“略見一斑”。
【出處】明·張居正《答南列卿陳我度》:“孤雖不肖,其于人之賢否,略窺一斑,內不敢任愛憎之私,外不輕信譽之說。”
【第11句】:虎體原斑[hǔ tǐ yuán bān]
【解釋】虎體:像老虎勇猛的身體;斑:雜色花紋或斑點。比喻朝廷大官。
【出處】元·無名氏《雁門關》第二折:“花根本艷,虎體原斑。”
【第12句】:虎體鹓斑[hǔ tǐ yuān bān]
【解釋】虎體:像老虎勇猛的身體;鹓:古時像鳳凰一樣的鳥;斑:雜色花紋或斑點。比喻朝廷大官。
【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艷公卿子,虎體鹓斑將相孫。”
“斑”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一斑窺豹[yī bān kuī bào]
【解釋】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第2句】:虎斑霞綺,林籟泉韻[hǔ bān xiá qǐ,lín lài quán yùn]
【解釋】綺:美麗;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響;韻:悅耳和諧的聲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麗,各種聲音悅耳動聽。
【出處】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其說汗漫,不可審理。”
【第3句】:五彩斑斕[wǔ cǎi bān lán]
【解釋】五彩:指青、黃、赤、白、黑五色。指多種顏色錯雜而繁多耀眼。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紅色的棗子,黃綠相間的樹葉,五彩斑斕,迷人極了。”
【示例】在五彩斑斕的水石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 ——碧野《天山景物記》
【第4句】:一斑半點[yī bān bàn diǎn]
【解釋】比喻極小部分。
【出處】宋·胡宏《胡子知言·復義》:“天命之謂性,流行發見于日用之間,患在學道者未見全體,窺見一斑半點,而執認己意,以為至誠之道。”《朱子語類》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點,見得這些,所以不到極處也。”
【示例】那巫氏是個潑悍浪婦,挾制老公,又好做一斑半點的事,錢歪嘴管他不得。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九回
【第5句】:跌彈斑鳩[diē dàn bān jiū]
【解釋】指中彈落地的斑鳩。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傷的人。
【第6句】:陸離斑駁[lù lí bān bó]
【解釋】形容色彩絢麗燦爛。
【出處】清·梁廷柟《曲話》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義,通其義而肆言之,陸離斑駁,不可名狀。”
【示例】重碧大赤,陸離斑駁,以其戟刺,奪人目精,艷矣。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
【第7句】:兩鬢斑白[liǎng bìn bān bái]
【解釋】兩邊鬢角頭發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勞過度。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關住門,立在腳地上,低傾下兩鬢斑白的頭顱,開始沉重地思考這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