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橋”的成語(21個)
本文整理了橋歸橋,路歸路、遇水迭橋、修橋補路等含“橋”的成語21個,其中“橋”開頭的成語2個,“橋”結尾的成語10個,“橋”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橋”開頭的成語【第1句】:橋歸橋,路歸路[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解釋】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出處】高陽《李鴻章》第八章:“王老哥,我們做這件事的要訣是,橋歸橋、路歸路,切忌扯在一起,混雜不清。”
【示例】我們還是橋歸橋,路歸路,不要扯在一塊。
【第2句】:橋是橋,路是路[qiáo shì qiáo,lù shì lù]
【解釋】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同“橋歸橋,路歸路”。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七:“就是蕭隊長也得說個理。我姓韓的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誰來歪我不成,倒要問問老趙哥?”
“橋”結尾的成語【第1句】:遇水迭橋[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第2句】:逢山開道,遇水造橋[féng shān kāi dào,yù shuǐ zào qiáo]
【解釋】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出處】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奉旨出朝,地動山搖,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第3句】:過河拆橋[guò hé chāi qiáo]
【解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示例】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過河拆橋,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 ——老舍《駱駝祥子》十四
【第4句】:遇水疊橋[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出處】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二折:“也不用排軍校,你端的逢山開道,遇水疊橋。”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示例】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第5句】:遇水架橋[yù shuǐ jià qiáo]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出處】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競賽》:“他們的勁頭都鼓的當當響,真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氣兒跑步向前。”
【第6句】:逢山開路,遇水疊橋[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0回:“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第7句】:據水斷橋[jù shuǐ duàn qiáo]
【解釋】依靠河道阻斷橋梁。形容膽識過人,勇敢善戰。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張飛傳》:“飛據水斷橋,嗔目橫矛曰:'某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示例】他有據水斷橋的氣魄。
【第8句】:逢山開路,遇水迭橋[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出處】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示例】貧僧有兩個徒弟,善能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9回
【第9句】:火樹星橋[huǒ shù xīng qiáo]
【解釋】形容節日的夜晚燈火輝煌的景色。
【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示例】火樹星橋,爛煌煌,鐙月連宵夜如晝。 ——《清史稿·樂志五》
【第10句】:過橋拆橋[guò qiáo chāi qiáo]
【解釋】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出處】《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但是現在的人總是過橋拆橋,轉過臉就不認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請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示例】雍正庚戌,貢士宋長城對策,有請廢科目之議。置三甲末,停其選用。此元人所謂過橋拆橋者耶? ——清·阮葵生《荼馀客話》卷二
“橋”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修橋補路[xiū qiáo bǔ lù]
【解釋】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
【示例】我丈夫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敬老憐貧。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
【第2句】:船到橋門自然直[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
【解釋】意謂事先不用著急,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這是在無可奈何中強作寬慰的說法。
【出處】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黃二官:不要這樣想,'船到橋門自然直’,我們慢慢的總有法子好想。”
【第3句】:星橋火樹[xīng qiáo huǒ shù]
【解釋】形容節日的夜晚燈火輝煌的景色。
【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示例】星橋火樹,長安一夜,開遍紅蓮萬蕊。 ——宋·張先《鵲橋仙》詞
【第4句】:船到橋頭自會直[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
【解釋】意謂事先不用著急,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這是在無可奈何中強作寬慰的說法。同“船到橋門自然直”。
【出處】程樹榛《鋼鐵巨人》十三:“俗語說,船到橋頭自會直,那就到哪會說哪會話吧!”
【示例】二爺的話不錯,事緩則圓,船到橋頭自會直,你放心好了! ——高陽《草莽英雄》第二十六章
【第5句】:船到橋門自會直[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
【解釋】橋:橋梁。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
【出處】茅盾《賽會》:“算了罷!船到橋門自會直!忘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
【示例】我不相信船到橋門自會直。
【第6句】:舌橋不下[shé qiáo bù xià]
【解釋】形容驚訝的神態。
【第7句】:鵲橋相會[què qiáo xiāng huì]
【解釋】鵲橋:古代民間傳說陰歷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別之后的團聚。
【出處】唐·權德輿《七夕》:“今日云耕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第8句】:搭橋牽線[dā qiáo qiān xiàn]
【解釋】搭橋:架設橋梁;牽線:指從中介紹。比喻為促成某事而做中介工作。
【示例】他為貧困山區的教育搭橋牽線,建了很多座希望小學。
【第9句】:過橋抽板[guò qiáo chōu bǎn]
【解釋】比喻目的達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過橋抽板,我馬上去找他們,一定有個辦法,明天來回復你。”
【示例】我們兩個人給你湊一個好了,不然你會以為我們過橋抽板。 ——沙汀《淘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