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苡”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苡”在中間的成語7個。及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苡”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薏苡之讒[yì yǐ zhī chán]
【解釋】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謗”。
【出處】清·李漁《玉搔頭·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讒;功每先人,曾在麒麟之強?!?/p>
【第2句】:薏苡之謗[yì yǐ zhī bàng]
【解釋】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出處】《舊唐書·王珪杜正倫等傳論》:“正倫以能文被舉,以直道見委,參典機密,出入兩宮,斯謂得時。然被承乾金帶之譏,孰與夫薏苡之謗,士大夫慎之?!?/p>
【示例】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
【第3句】:薏苡明珠[yì yǐ míng zhū]
【解釋】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供食用釀酒,并入藥。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p>
【示例】梧桐夜雨詞凄絕,薏苡明珠謗偶然。 ——清·陳彝尊《酬洪昇》詩
【第4句】:薏苡蒙謗[yì yǐ méng bàng]
【解釋】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謗”。
【出處】《明史·項忠傳》:“昔馬援薏苡蒙謗,鄧艾檻車被征?!?/p>
【第5句】:薏苡之嫌[yì yǐ zhī xián]
【解釋】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供食用釀酒,并入藥。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誣諂,蒙受冤屈。
【出處】《舊唐書·牛廩傳》:“家書缺者,誠宜補葺。然此去京師,水際萬里,不可露赍,當須篋笥。人觀兼乘,謂是貨財,古人薏苡之嫌,得為深誡?!?/p>
【第6句】:薏苡興謗[yì yǐ xīng bàng]
【解釋】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供食用釀酒,并入藥。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誣諂,蒙受冤屈。
【出處】《后漢書·吳佑傳》:“今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舊多珍怪。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昔馬援以薏苡興謗,王陽以衣囊邀名。嫌疑之間,誠先賢所慎也?!?/p>
【第7句】:薏苡之疑[yì yǐ zhī yí]
【解釋】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供食用釀酒,并入藥。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誣諂,蒙受冤屈。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為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