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編”的成語(18個)
本文整理了斷簡遺編、胡編亂造等含“編”的成語18個,其中“編”結(jié)尾的成語4個,“編”在中間的成語1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編”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斷簡遺編[duàn jiǎn yí biān]
【解釋】簡:古時用以書寫的竹片。編:穿簡的皮條。指殘缺不全的古籍。
【出處】唐·陸龜蒙《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詩之三:“青箱有意終須續(xù),斷簡遺編一半通。”
【第2句】:蠹簡遺編[dù jiǎn yí biān]
【解釋】泛指殘存的書籍。
【出處】唐·羅隱《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第3句】:斷簡殘編[duàn jiǎn cán biān]
【解釋】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并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示例】斷簡殘編中雖有一二歌訣,亦不祥其說。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五回
【第4句】:三絕韋編[sān jué wéi biān]
【解釋】韋:熟牛皮。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刻苦。
【出處】元·鮮于必仁《折桂令·書》曲:“送朝昏雪案螢燈,三絕韋編。”
“編”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胡編亂造[hú biān luàn zào]
【解釋】沒有根據(jù)、不合情理地胡亂編造。
【出處】王朔《過把癮就死》:“在看一部通俗得只能說是胡編亂造的故事片時,杜梅索性嗚嗚咽咽地哭出聲來。”
【示例】他胡編亂造出這些事來。
【第2句】:移編絕簡[yí biān jué jiǎn]
【解釋】古人留下的文字。
【出處】唐·懷素《自敘》:“西游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移編絕簡,往往遇之。”
【第3句】:遺編絕簡[yí biān jué jiǎn]
【解釋】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
【出處】唐·懷素《自敘》:“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
【第4句】:齒若編貝[chǐ ruò biān bèi]
【解釋】編:順次第排列;貝:貝殼。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目若玄珠,齒若編貝。”
【第5句】:殘編斷簡[cán biān duàn jiǎn]
【解釋】指殘缺不全的書籍。編,用來穿聯(lián)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并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示例】那軍警執(zhí)著火炬,照耀如同白晝,忽到這處,忽到那處,目光灼灼,東張西望,最注意的是片紅只字,殘編斷簡。 ——《民國演義》第五十回
【第6句】:連編累牘[lián biān lěi dú]
【解釋】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出處】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fā)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示例】最近報紙連編累牘的都是911事件。
【第7句】:殘編裂簡[cán biān liè jiǎn]
【解釋】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
【出處】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古書歷世兵革洊更,間有殘編裂簡,僅以空名,寓于載籍。輯錄之家,存而不論。”
【第8句】:遺編墜簡[yí biān zhuì jiǎn]
【解釋】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同“遺編斷簡”。
【出處】金·元好問《入濟源寓舍》詩:“遺編墜簡文章爛,糲食粗衣歲月長。”
【第9句】:韋編三絕[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釋】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lián)起來;三:概數(shù),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示例】我們提倡韋編三絕的讀書精神,更提倡學以致用,期待創(chuàng)新人才的大量涌現(xiàn)。
【第10句】:遺編斷簡[yí biān duàn jiǎn]
【解釋】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
【出處】宋·呂大臨《〈考古圖〉后記》:“雖遺編斷簡,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書殘,不復想見先王之緒余。”
【第11句】:簡斷編殘[jiǎn duàn biān cán]
【解釋】簡:竹簡;編:穿竹簡的皮條或繩子。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形容書籍磨損殘破。
【出處】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簡斷編殘字欲無,吾兒不負乃翁書。”
【第12句】:齒如編貝[chǐ rú biān bèi]
【解釋】形容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出處】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五二:“齒如編貝漢東方,不學咿嚘況對揚。屋瓦自驚天滓,丹毫圓折露華瀼。”
【第13句】:斷編殘簡[duàn biān cán jiǎn]
【解釋】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出處】宋·黃庭堅《讀書呈幾復》:“身入群徑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閑居。”
【示例】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 ——《宋史·歐陽修傳》
【第14句】:懸珠編貝[xuán zhū biān bèi]
【解釋】懸:吊掛。懸掛的明珠,編排整齊的貝殼。形容人眼睛明亮美麗和牙齒潔白整齊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