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犖”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犖犖確確、岳岳犖犖、卓犖強識等含“犖”的成語11個,其中“犖”開頭的成語3個,“犖”結尾的成語1個,“犖”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犖”開頭的成語【第1句】:犖犖確確[luò luò què què]
【解釋】形容骨節突露瘦硬。
【出處】宋·蘇軾《無錫道中賦水車》詩:“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確確蛻骨蛇。”
【第2句】:犖犖大端[luò luò dà duān]
【解釋】犖犖:清楚、分明的樣子。指主要的項目,明顯的要點。
【出處】《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示例】今之言變法者,其犖犖大端,必曰練兵也,開礦也,通商也。 ——清·梁啟超《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
【第3句】:犖犖大者[luò luò dà zhě]
【解釋】犖犖:明顯。指明顯的重大的方面。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示例】今天講的內容很多,我們抓住犖犖大者就行。
“犖”結尾的成語【第1句】:岳岳犖犖[yuè yuè luò luò]
【出處】梁啟超《論自由》:“吾常見有少年岳岳犖犖之士,志愿才氣,皆可以開拓千古,推倒一時。”
“犖”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卓犖強識[zhuó luò qiáng zhì]
【解釋】卓犖:超絕,特出;識:通“志”,記住。指聰明穎慧,記憶力很強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許慈傳》:“雖學不沾洽,然卓犖強識。”
【第2句】:卓犖不凡[zhuó luò bù fán]
【解釋】卓犖:特出。指?a href='.com/baike/225/3152【第48句】:html' target='_blank' >諾魯齔H耍脛誆煌?/p>
【出處】《洪秀全演義》第15回:“君家兄弟皆卓犖不凡,正合用著,尋人實在不難。”
【第3句】:卓犖超倫[zhuó luò chāo lún]
【解釋】卓犖:超絕。倫:類。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出處】《文選·孔融·薦彌衡表》:“叔質貞亮,英才卓躒。”《三國志·蜀書·秦宓傳》:“夫欲救危撫亂,脩己以安人,則宜卓犖超倫,與時殊趣,震驚鄰國,駭動四方,上當天心,下合人意。”
【第4句】:卓犖不羈[zhuó luò bù jī]
【解釋】指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何可一日無此君?”劉孝標注引南朝·宋·何法盛《中興書》:“徽之卓犖不羈,欲為傲達,放肆聲色,頗過度,時人欽其才,穢其行也。”
【示例】而自少卓犖不羈,善辨說。 ——宋·王安石《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第5句】:卓犖為杰[zhuó luò wéi jié]
【解釋】卓犖:超絕,特出。指超絕出眾的杰出人才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紆余為妍,卓犖為杰,較短量長,唯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第6句】:卓犖大者[zhuó luò dà zhě]
【解釋】卓犖:清楚、分明的樣子。指主要的項目,明顯的要點。
【出處】《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第7句】:卓犖不群[zhuó luò bù qún]
【解釋】卓犖:特出;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樣。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
【出處】清·黃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魏先生墓志銘》:“子一風神杰出,少受學于子敬,卓犖不群。”